腰痛怎麼辦?腰痛位置與原因詳解 16招有效緩解腰痛

你有腰痛、腰痠嗎?腰痛怎麼辦?了解腰痛位置與原因,並掌握有效緩解方法,幫助你緩解腰痛,恢復舒適生活。
你有這些腰痛症狀嗎?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指出,腰痛症狀表現為痠、痛、麻,有些腰痛只是隱隱作痛,有些則是非常疼痛,可以痛到坐立不安,不能吃、不能睡、不能走的地步。
腰痛類型與原因
台北醫院說明,腰痛主要常見原因為腰部結構異常、發炎或臟器問題。
腰部結構異常
包含:骨骼、肌肉或神經問題等,占腰痛成因97%,常見會在做某個動作後疼痛,疾病如肌肉、韌帶拉傷、扭傷、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骨折、骨刺等,需要適當休息、藥物治療、復健或是手術治療。
發炎問題
約占腰痛成因1~2%,包含:細菌感染或自體免疫疾病發炎,如腎盂腎炎、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或發炎性腸道疾病等,需要針對疾病本身治療,控制感染或發炎。
臟器問題
主要以臟器引發的轉移痛為主,占約1~2%,常見原因有主動脈剝離的劇痛、撕裂感,輸尿管結石導致血尿、帶狀皰疹帶來的刺痛與麻痛感,或癌症轉移痛等,臟器問題最難診斷,需針對是否有其他合併症狀,一步步排除才能診斷。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表示,不同年齡的腰痛類型和原因也不同。
20~40歲年輕人
年輕人急性腰痛常見原因,包括:肌肉拉傷、韌帶拉傷。輕微、反覆的輕微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拉傷。
年輕人亞急性腰痛原因,以椎間盤突出是最大宗,且大部分會反覆發生,最後演變成椎間盤退化。
年輕人慢性腰痛常見原因,例如:椎弓斷裂、椎弓解離,也有許多難解的腰痛,通常是小面關節炎。
40~50歲中年人
中年人急性腰痛常見原因,包括:突然的腰椎壓迫性骨折、肌肉拉傷、腰椎韌帶拉傷、反覆的輕微椎間盤突出、小面關節拉傷。
中年人慢性腰痛常見原因,例如:壓迫性骨折後遺症、脊椎滑脫、椎孔狹窄、黃韌帶肥厚、椎間盤退化、腰椎骨刺、小面關節炎。
65歲以上老年人
復健科醫師王竣平指出,65歲以上老年人因脊椎骨老化、椎間盤變薄、骨質疏鬆及肌肉老化力量減少,一旦姿勢不正確,很容易發生腰痛。
從腰痛位置判斷身體警訊
澄清醫院指出,腰痛可能不只是單純的肌肉問題,可能與內臟系統異常有關,根據腰痛位置能判斷相關器官的健康狀況。
右側腰痛
腎臟問題:右側腰痛可能是右腎出現問題,如腎臟感染或結石。
膽結石與膽囊炎:膽結石若合併膽囊炎,會引起右腰和背部的劇烈絞痛,疼痛多為持續性且不會引起血尿,需透過超音波或影像檢查診斷。
左側腰痛
胰臟炎:胰臟炎引起的疼痛,可能從左上腹擴散至左腰或背部,疼痛屬於持續性劇痛,且會因身體向前傾時稍微減輕,需要透過抽血或超音波檢查診斷。
腎臟問題:若伴隨發燒或其他感染症狀,可能是左腎出現感染或結石。
女性婦科問題:女性若出現左側腰痛,有時可能與子宮或卵巢疾病有關。
後腰痛
通常與姿勢不良或肌肉、韌帶損傷有關。常見誘因為下列3種:
姿勢問題
長時間維持不良姿勢,如搬重物、長期久坐、穿高跟鞋,或睡眠時床墊支撐不足,都會導致背部肌肉、韌帶或腰椎過度負荷,引發疼痛。
急性損傷:突然的拉傷或過度使用背部肌群,可能造成急性疼痛與發炎。
骨盆前傾:長期姿勢不良會導致骨盆傾斜,進而增加腰椎壓力。
看更多:注意「腎受損」4警訊!醫師揭腎出問題不只會「腰痛」1症狀是關鍵
生活中的這些習慣容易誘發腰痛
物理治療師張富詠指出,許多日常生活壞習慣會導致腰痛,最主因的原因就是姿勢不良,例如:彎腰卻不彎膝蓋、手肘靠桌子或扶手、旋轉坐歪、坐地板、低椅子、半躺半坐。
16個腰痛緩解方法
澄清醫院表示,腰痛原因如果是肌肉或神經問題引起,建議透過以下方法有助於舒緩腰痛。
床墊支撐:床墊過軟會影響腰部支撐力,建議使用適當硬度的床墊改善。
熱敷放鬆:非外傷性腰痛可透過熱敷緩解,促進血液循環,每次約20分鐘。
維持良好坐姿:雙腳平放地面、膝蓋呈90度,腰部輕靠椅背,有助於減少腰部壓力。
適度休息:急性疼痛時短暫臥床休息,但避免長期不動,以免加重僵硬和不適。
避免提重物:腰痛期間應避免提重物或頻繁彎腰,搬物時建議屈膝降低腰部負擔。
藥物與復健:服用醫師開立使用抗發炎藥物,並配合復健治療如熱敷與牽引。
肌力訓練:透過核心肌群與腿臀部訓練,提升腰部穩定性,減少腰痛復發。
台中慈濟醫院建議,維持良好的姿勢,脊椎保持在自然而平衡的弧度,可預防和緩解腰痛的發生。
站立:站立時應挺起胸,使下背變平,避免彎腰駝背,平肩收腹,並保持脊椎的自然彎曲,縮回下顎並伸長後頸。
彎腰:正確的彎腰動作並非彎曲腰椎,而是維持脊椎挺直在自然的弧度不動,利用髖關節與膝關節屈曲。如撿地面上的東西,是要走過東西蹲下來撿。
走路:抬頭挺胸、收小腹,收下顎,腳尖向正前方,是標準走路姿勢。如須走遠路最好穿有氣墊式的鞋子,絕對避免穿高跟鞋。
坐姿:上半身維持直立姿勢,背部最好能靠著椅背,如果能加一個小靠枕在腰背部讓腰椎挺起更好。
抬物:搬重物時,身體盡量靠近重物,身體蹲下,腰保持直立,拿穩重物後,再站起來。
休息和睡眠:選擇軟硬適中的床,最好曲膝側睡。
開車:座椅宜保持膝蓋與臀部同高。
工作與家事:久坐或久站的工作,每隔一段時間應更換姿勢活動一下,做家事時,盡量使膝關節略微彎曲,以保持正常腰椎曲度。
運動:適當的運動,如散步、游泳、慢跑、健康柔軟操。
腰痛常見問題
什麼情況下的腰痛要看醫生?
澄清醫院指出,透過休息、復健、藥物等緩解方式,腰痛還是無法緩解,且疼痛仍持續,或是腰部突然劇烈疼痛,並伴隨發燒、嘔吐、體重減輕、血尿等症狀,以及腰痛超過1個月無法緩解,伴隨行走困難、下肢麻木等情況時,都需要儘早就醫檢查,建議可諮詢骨科、復健科或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師。此外,若腰痛伴隨尿頻、排尿困難或異常,有可能是腎臟或泌尿系統問題,應及時處理,避免再惡化。
雙和醫院提醒,輕微腰背疼痛可透過適度休息、復健、背架的使用等物理治療,或服用藥物來控制;但疼痛情形嚴重,則必須以手術治療。一般而言,若是腰背疼痛有下列情況,就尋求神經外科醫師診治:
- 腰背痛情形是持續性的,即使休息後仍然疼痛。
- 大腿、小腿或足部產生無力感、麻木感、感覺異常、行走距離減短,或小便失禁等。
- 到了晚上疼痛更厲害。
- 普通日常活動就感到疼痛。
- 有癌症病史(過去或現在),目前產生腰椎疼痛的狀況。
看更多:腰痛到底該找骨科還是復健科?簡單1招判斷!4習慣有效防腰痛
腰痛是常見的健康問題,症狀包括痠痛、麻木、甚至劇痛,影響日常生活,腰痛原因可能是腰部結構異常、發炎或臟器問題,不同腰痛位置的原因不同,右側腰痛可能與腎臟或膽囊問題有關,左側腰痛則可能是胰臟炎或婦科疾病的徵兆,後腰痛通常與姿勢不良、急性損傷或骨盆傾斜有關。
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如彎腰不彎膝、久坐、低椅子等,也容易引發腰痛,緩解腰痛方法建議保持良好的坐姿、選擇合適的床墊、適度休息,並避免提重物或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當腰痛持續不退,或伴隨其他症狀時,應儘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台中慈濟醫院.澄清醫院.張富詠物理治療師.侯鐘堡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