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跟你很有關 醫曝慢病年輕化警訊 4個壞習慣要改

慢病年輕化-美兆-王浩恩

李南燕 整理 2025/06/23 16:2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慢性病不找年輕人,這句話已經被推翻了!30歲出頭就出現健康警訊的案例已愈來愈多,為什麼?要做什麼才能遠離慢性病?

 

美兆健檢診所新陳代謝科醫師王浩恩表示,近年來觀察到越來越多青壯年族群出現代謝性疾病,顯示慢性病已不再是高齡族群的專屬風險。許多年輕人將身體不適歸咎於工作太累、睡不好、壓力大,但這些感受可能不是一時的疲勞,而是慢性病正在悄悄接近的訊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年輕人出現慢病警訊

根據國健署資料,近年來30~40歲族群的代謝性疾病診斷率持續上升。美兆健康管理機構從多年健檢數據中發現,此年齡層的受檢者已有明顯比例出現血脂異常、肝功能偏高、血壓與血糖異常等代謝失衡跡象。

看更多:38歲男星腦幹梗塞才2天就猝逝!腦幹中風致死率達9成 防中風必做1檢查

 

表面年輕、內在老化

王浩恩說明,現代人高工時、高壓力、長期外食與久坐習慣,正是慢性病年輕化的關鍵共犯。在第一線觀察到,許多來自科技業、金融業、創意產業等高工時、高認知負荷的年輕工作者,雖然年紀輕,卻已有代謝症候群前期或相關風險因子累積的現象。高壓生活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興奮狀態,造成內分泌與代謝系統負擔,加上缺乏運動、晚睡熬夜與高熱量飲食,讓「表面年輕、內在老化」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5大症狀暗示慢病警訊

王浩恩提醒,年輕人常見的身體不適感受可能是慢性病正在悄悄接近的訊號。美兆健康管理機構整理「5大症狀x慢病風險表」,提醒民眾留意這些警訊:

 

  1. 疲勞、倦怠感:可能是血糖、甲狀腺、腎上腺等內分泌失調。

  2. 肥胖、腰圍增加:可能是代謝症候群、脂肪肝。

  3. 頸背痠痛、肩頸僵硬:可能是肌肉緊繃、骨質疏鬆。

  4. 心悸、呼吸急促:可能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

  5. 皮膚暗沉、膚況差:可能是肝腎功能受損。

看更多:43歲男BMI破56!下定決心手術甩36公斤 終於不用吃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王浩恩進一步說明,年輕的身體有很強的代償能力,因此往往在疾病被發現以前,並不會有明顯不適感。但當症狀出現時,通常代表已經累積一段時間,甚至可能已經進入慢性病發展階段。

 

建立自我30歲健康風險儀表板

面對慢性病年輕化,衛福部也已正式將「3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納入健康政策的推廣主軸,鼓勵民眾建立定期健檢習慣,及早發現潛在問題,不僅有效預防惡化與長期傷害,更能減少未來醫療支出。

 

王浩恩也呼籲,30歲起是健康轉捩點,保有良好的逆轉修復體質,若能養成固定健檢,將有機會在疾病發生前掌握警訊、阻斷惡化路徑。檢查項目可以包括:代謝健康、肝膽功能、心血管檢查、內臟脂肪、血糖血脂追蹤等。建立屬於自己的健康風險儀表板,並搭配生活型態調整,讓預防慢性病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可行的健康戰略。

看更多:血糖、血壓、血脂超標怎麼辦?健保署推「衛教AI小助理」教民眾改善生活習慣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浩恩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