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阿茲海默症!權威期刊證實1方法有效重啟大腦抗失智基因

大腦記憶退化不再無解!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分享最新研究發現,運動能在基因層次上「重設」大腦細胞,甚至有望逆轉阿茲海默症的發展。根據《Nature Neuroscience》2025年發表的研究,經過60天規律運動,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大腦中超過200個關鍵基因被重新啟動,不僅神經細胞獲得新生,連帶免疫細胞和支援細胞也轉向修復模式,這項突破性發現為記憶保存開啟全新可能。
運動改寫大腦基因表現 科學證實能逆轉阿茲海默症
這項刊登於《Nature Neuroscience》2025年的研究採用了嶄新方法,研究人員讓阿茲海默症基因小鼠每天自由跑步60天,隨後透過單核RNA定序技術,精確分析小鼠大腦中「記憶總部」齒狀迴內的細胞變化。張家銘表示,研究結果令人振奮:「那些原本因為阿茲海默症而『關機』的神經元,居然有超過兩百個關鍵基因因為運動被重新啟動。」
看更多:林芳郁失智,林靜芸曝1件事是關鍵!幫他動手術崩潰大哭
關鍵基因重新啟動 修復大腦記憶功能
研究中發現,包括Atpif1、Atp6v0c、Slc25a4等掌管能量代謝、細胞生存和神經修復的基因,在運動後全部被喚醒。張家銘指出,不僅神經細胞獲得改善,連大腦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和支援細胞(星狀膠質細胞)也都從原本的發炎破壞狀態,轉變為參與修復與清除病變的工作。張家銘強調,運動是目前唯一證實能在大腦不同細胞層次產生正面改變的生活習慣,而且效果真實可見。
研究成果可望應用於人類大腦健康
這項研究的特別之處在於其臨床應用潛力。張家銘解釋,研究團隊進一步比對人類阿茲海默症腦部資料庫後發現,那些在小鼠中被運動「救回」的基因,也確實在人腦中出現異常。「這不只是小鼠有效,是人也有機會受惠的真實生物機制。」這意味著,運動對抗大腦退化的好處可能適用於所有人,而且不需要等待新藥開發,現在就能開始行動。
日常運動方案 每天快走30分鐘為大腦提供「不放棄的訊號」
張家銘建議,不必報名健身房或挑戰馬拉松,從每天快走30分鐘就能開始幫助大腦。他提出幾項簡單可行的運動選擇:到附近公園快走、騎腳踏車去市場、在家跟著影片做瑜伽或健身操,年長者甚至可以從上下樓梯、原地踏步開始。「關鍵不在於強度,而在於持續,讓大腦知道:我們還沒放棄它,它就不會放棄我們。」
運動為大腦創造重生機會 記憶保存有新希望
面對許多人對失智症的恐懼,特別是曾經目睹親人記憶衰退的痛苦經歷,張家銘提出了令人振奮的新觀點。「原來大腦不是單方面走向退化,而是還能回頭、還能重設。而運動,就是我們能握住的那個轉向的方向盤。」他強調,無論年齡大小或是否有阿茲海默症家族史,只要今天開始行動,哪怕只是一點點,都能為未來的自己保留更多記憶能力。
看更多:35萬人失智浪潮來襲!醫:阿茲海默症有新藥但非萬靈丹
研究證實運動能夠在基因層面上改變大腦細胞命運,這為預防和可能逆轉阿茲海默症提供了全新視角。張家銘表示,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醫學夢想,而是每個人今天就能開始實踐的生活方式。透過持續運動,我們向大腦發出不放棄的訊號,而大腦也會回應這份努力,為記憶保存創造更多可能。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