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父幻覺要報警 苗可麗:別怕!醫曝巴金森≠失智症但有關

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幻覺-妄想-大腦退化-苗可麗

許寶仁 報導 2025/06/25 17:0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女星苗可麗的爸爸罹患巴金森氏症,因服藥而有幻覺副作用,她分享照顧經驗,發揮演技融入他的世界,配合抓魚、飆罵壞人,有時候爸爸還提醒她「小聲點」。巴金森氏症是失智症嗎?醫師表示,兩者是不同的病症,但2種病症可能合併發生。

 

配合爸爸劇本「演出」 苗可麗:融入他的世界

金鐘視后苗可麗83歲的母親於3月初在睡夢中去世,事發突然讓她感慨愛要及時,現在有空就會多陪爸爸,也常在社群分享陪伴照顧經驗,日前她發文表示,爸爸因為巴金森氏症服藥而有幻覺副作用,起初苗可麗會否定爸爸的幻覺,老人家因此生氣,父女起爭執。後來苗可麗轉變方式,融入他的世界,這樣彼此應該都會快樂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失智症可能提早發現?Tau蛋白篩檢最多可提早10年!擴大臨床試驗中

 

苗可麗形容爸爸的幻覺,常常會指著某個角落告訴她,有人在那裡吵架,或是這裡是什麼地方,爸爸說想要回家,然後小心翼翼的走路,原來在爸爸眼裡,地上都是水,還有魚;某天爸爸要苗可麗打電話報警,因為他被綁架了。

 

苗可麗說,現在她轉換方式,不再用盡力氣想拉他出來,而是發揮影后級演技,認同並配合他的劇本演出,幫他抓魚、幫忙勸架、過去質問對方是誰,甚至罵他們一頓,有時候還會演過頭,讓爸爸提醒她「小聲點」。

 

得到理解和認同 爸爸放下了恐懼、少生氣了

前兩天他安靜了許久,苗可麗看爸爸一直盯著腳趾頭,問他「你在看什麼?」爸爸小聲的說,他的腳趾頭有一隻貓,苗可麗要趕牠走,爸爸卻馬上抓住她的手說:「不要這樣」。

 

▲苗可麗畫出爸爸的幻覺情景。(圖/翻攝自臉書)

 

苗可麗說,當爸爸得到理解和認同,就比較少生氣了,而且因為有女兒出面幫他調解,爸爸很快就放下了恐懼。她自嘲8點檔訓練出來的罵人功力「還是很有用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林芳郁失智5年!2招「判斷早期跡象」最佳照顧技巧曝

 

改變模式應對失智患者幻覺 父女關係改善了

苗可麗說,當她改變模式應對爸爸的幻覺後,也改善了家人之間的關係,她說,面對老人家的幻覺,「與其用盡力氣想拉他出來,不如你融入他的世界,這樣彼此應該都會快樂些。」苗可麗也溫柔對爸爸說:「別怕!有我在。」感動無數網友。

 

巴金森氏症不是失智症 但可能合併出現

巴金森氏症是失智症嗎?聯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衛邑醫師表示,其實,巴金森氏症和失智症是很不一樣的疾病。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症候群,早期最明顯的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運動功能減退和步態異常;失智症則是智能的退化,有一半以上的失智症患者可以歸因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患者動作變慢,但大多數智能未受影響。

 

不過,林衛邑指出,部分的典型巴金森氏症(也稱為原發性巴金森病)病人若退化到某個程度,也可能會出現失智症的症狀,稱為巴金森失智症;而路易氏體失智症,除了易有幻覺之外,也常伴隨巴金森症的症狀。所以,在少數情況下,腦部的退化性疾病是可能同時造成巴金森症與失智症,因而增加治療與照顧的困難度。此時,除了需要家人給予病人充分的支持外,也要與醫療團隊充分溝通,配合治療計畫並善用政府的長照資源,讓情況得以漸入佳境。此外,也呼籲公司與企業主管,能夠多體諒、支持身心俱疲的照顧者,讓他們陪同長輩走完人生最後的一哩路。

看更多:權威期刊證實「按摩臉部」幫大腦排毒!預防失智、巴金森氏症 高齡也有效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失智症幻覺是藥物副作用?醫:大腦退化居多

林衛邑說明,臨床上用來治療阿茲海默症的乙醯膽鹼抑制劑,也會對巴金森氏失智症患者有效,但用來治療巴金氏森症的藥物中,有些可能加重病人的智能障礙甚或引起譫妄或混亂等現象,所以這類病人的藥物調整需要更謹慎。

 

不過,林衛邑表示,失智症患者的幻覺未必是藥物副作用。失智症患者因大腦退化,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失衡,常見有妄想或幻覺的情形;又由於認知功能退化與記憶扭曲,往往在遇到事情時,例如找不到東西,會直接跳到被偷竊的單一結論,而忽略了可能被家人收藏或自己忘記。

 

陪伴失智患者 同理、安撫情緒最重要

面對失智患者的幻覺妄想,家人該如何處理?林衛邑對於苗可麗的作法表示贊同。他建議家屬多以關心代替指責,嘗試同理患者的想法感受,避免責備或批評的態度語氣。例如詢問患者在擔心或害怕什麼,告訴他「別怕,我會陪著保護您」;如果是東西不見很擔心,可以安撫他,「我們一起找找看」等。

看更多:名醫林芳郁失智症夜走30公里!「防遊走變走失」有技巧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也可以引導患者轉移注意力。林衛邑表示,失智症患者因記憶力減退,妄想幻覺在執著一小段時間後,就可能被其他事物轉移。家人可以嘗試轉移他的注意力,例如問他「要不要出去散步」、「想不想喝點什麼」之類的話題,讓他從幻覺中抽離出來。

 

林衛邑表示,面對失智症患者的幻覺,一般並不需要以藥物治療,家人或照顧者運用以上的同理技巧,多數能與幻覺妄想和平共處,相安無事,除非幻覺造成恐慌等情緒困擾、影響睡眠,或有躁動行為,才會考慮用藥。

 

苗可麗曾在節目上表示,她父親失智之前最愛唱的歌是〈心事誰人知〉,她感性說,以前爸爸唱這首歌的時候,她和媽媽都會說「不要再唱了」、「吵死了」,但現在要聽到他唱好像不可能了,提及此她忍不住落淚。

 

林衛邑表示,超高齡社會,失智等腦神經退化的相關病症一一浮現,對陪伴的家人和照顧者是很大的情感壓力,但即使親人退化到像小孩般,或忘了自己是誰、身邊的人是誰,仍然會感知到家人的關愛,而這也是對患者最好的照顧。

看更多:逆轉阿茲海默症!權威期刊證實1方法有效重啟大腦抗失智基因

 

◎ 圖片來源/翻攝自苗可麗臉書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林衛邑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