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長壽關鍵測試!無法完成者死亡率高6倍 4招日常訓練可逆轉

坐下起立-長壽

許佳惠 整理 2025/06/30 12:3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醫學研究發現,一個簡單的「坐下-起立測試」(Sitting-Rising Test, SRT)可能是預測健康狀況和壽命的有力指標。無法順利完成這個看似簡單動作的人,死亡風險竟比他人高出三至六倍,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更高出六倍。這項僅需2分鐘的測試,不需任何醫療設備,卻能有效評估肌肉力量、柔軟度、平衡感和體脂比例四大關鍵健康指標。

 

簡單測試揭露身體真實狀態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這項發表於《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的研究追蹤了四千多位中老年人長達12年,結果令人震驚。「坐下-起立測試」的執行方式非常簡單,只需一張瑜伽墊,赤腳並穿著舒適的衣服,嘗試從地上坐下再站起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張家銘解釋,此測試滿分為10分,過程中若需使用手臂支撐、扶地或身體晃動,都會被扣0.5至1分。研究結果顯示,得分在0至4分之間的受試者,超過四成在12年內去世;而獲得滿分的人,幾乎都能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這項測試之所以能反映健康狀況,是因為它綜合評估了身體多個系統的功能。當一個人無法輕鬆完成這個動作時,表示身體可能已經出現退化跡象,包括肌肉流失、平衡感下降及關節僵硬等問題,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

看更多:日醫推薦「醫療級抗癌神湯」喝長壽湯品胰臟癌婦82歲活力滿滿

 

站不起來與心臟健康的驚人關聯

研究分析顯示,無法順利完成坐下-起立動作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出六倍,這一發現令人震驚。張家銘表示,這樣的關聯其實合情合理。當肌肉無力、關節不靈活、身體協調性差時,代表整體身體機能已經開始衰退。

 

特別是中年以後,許多人因久坐少動、缺乏運動,逐漸發展為「肌少症」,再加上體脂肪堆積,外表看似正常,內在卻已處於隱形病態。這種體質不僅容易跌倒、影響自理能力,更可能導致血管硬化、代謝問題,最終影響心臟健康。

看更多:這樣吃身體不發炎!張忠謀也這樣吃 抗癌抗病全攻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透過日常訓練改善身體機能

好消息是,即使目前無法順利完成測試,身體機能仍有機會透過訓練改善。張家銘強調,研究指出,只要持續進行下肢肌力、核心穩定、柔軟度與平衡訓練,坐下-起立的能力可以明顯提升。「我們並非真的老了,而是太久沒使用這些肌肉、太久沒挑戰身體的協調性」張家銘說,只要願意從現在開始,每天進行一些簡單的練習,身體的穩定感、靈活度和自主性都會逐漸改善。

 

簡單實用的日常鍛鍊建議

張家銘建議,可以從簡單的日常活動開始訓練:

  • 在廚房煮飯時進行幾下深蹲
  • 等電梯時嘗試單腳站立10秒
  • 睡前做簡單的伸展操
  • 嘗試坐在地上進行活動,同時練習起立

 

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長期堅持下來,能有效提升肌力、平衡感和關節靈活度,為未來的自由活動奠定基礎。

看更多:別等膝蓋退化才保養!6營養減少關節發炎、磨損 鮭魚、堅果、海藻都有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自主站立能力象徵生活獨立性

「能不能從地上自己站起來,是我們是否還能自主生活的象徵。」張家銘強調,健康不僅僅是血壓、血糖等數值,更體現在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上。當一個人跌倒後能否自行站起,坐下後是否有信心再次站立,這些都是衡量真實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

 

對於想要開始健康計畫的人,張家銘建議可以從這個簡單的坐下-起立動作開始練習。身體會記住每一次的努力,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練習,將使未來的生活更有活力、尊嚴和希望。透過持之以恆的訓練,不僅能提高測試分數,更能增強心血管健康,降低疾病風險,延長健康壽命。

看更多:銀髮族最佳運動「蹲馬步」,大腿顫抖15秒就有養生效果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張家銘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