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郁方突發「輪椅照」椎間盤突出要開刀嗎?1療法免開刀有機會回復

丁彥伶 報導 2025/06/30 16:4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53歲藝人郁方日前上傳「坐輪椅」照,引起粉絲關注。原來她日前閃到腰求醫,經X光、MRI等檢查後被診斷出「椎間盤第四節突出」,醫師認為椎間盤滑脫範圍不嚴重,只需保守治療。但她和家人早就有出國計畫、機票無法更改,所幸「旅行祕書潼潼細心安排,累了可以坐輪椅,讓腰傷不至於更嚴重」,所以才有坐輪椅出遊照。

 

郁方表示,之前原訂寒假與家人前往韓國滑雪,無奈當時當地疫情升溫,計畫被迫延後至今年暑假。由於「從寒假改到暑假的機票,改票費已經可以再出一趟遠門,所以就算腰痛未癒,也不得不上飛機」,因此她即便腰傷尚未痊癒,仍坐輪椅出遊,咬牙帶傷出發。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腰痠背痛全解析:從位置、原因到舒緩方法一次搞懂

 

椎間盤突出可以出遊,不用開刀治療嗎?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黃千力表示,其實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並不需要手術治療。只有在出現嚴重的「馬尾症候群」,也就是引起神經病變,如大小便失禁、會陰部感覺喪失、下肢無力等症狀時,才會建議儘早進行手術,以免影響日後的身體機能。

 

此外,年紀較大且症狀持續惡化的患者,例如已經出現明顯下肢無力、肌肉萎縮等嚴重神經學症狀,配合影像檢查結果,也會建議可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為主要療法

黃千力指出,對於持續疼痛或下肢麻痛的患者,如果經過6至8周的保守治療後仍無改善,或是曾復發且直接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如疼痛到無法入睡等,也都是會建議需進行手術的適應症,但仍需視個別病況而定。

 

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控制以減輕疼痛和發炎反應。許多患者只要適度休息並使用藥物控制,度過急性發炎期,症狀就能獲得改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至於牽引或復健等治療方式,必須在確認單純椎間盤突出的前提下進行。黃千力提醒,尤其是頸椎椎間盤破裂的患者,不當的牽引可能導致椎間盤進一步壓迫脊髓,引發更嚴重的症狀,甚至癱瘓。

 

椎間盤突出與骨刺有何不同?

一般人常將椎間盤突出稱為「骨刺」,但兩者其實有所不同。黃千力解釋,骨刺分為硬骨刺和軟骨刺,前者是因退化或過度使用而在骨頭旁產生的骨質增生,後者則是椎間盤軟組織突出的情況。兩者都有可能壓迫神經,需視發生位置和形態而定。

看更多:常閃到腰別再躺著!很多人都做錯 4步驟避免復發

 

椎間盤突出能自己好嗎?

椎間盤由外層的「纖維環」和內部類似果凍狀的「髓核」組成。當纖維環因老化或長期壓力而出現脆弱點時,髓核可能會擠出並刺激周圍組織發炎,導致臨床症狀。若纖維環僅有輕微破損,保守治療後可持續觀察,不一定要立即手術移除。

 

黃千力提到,單純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經保守治療後,大多能獲得改善。反之,若纖維環破裂導致髓核大量擠出,壓迫神經的情況嚴重,身體可能來不及吸收髓核,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脊椎手術的風險評估

對於脊椎手術的疑慮,黃千力坦言任何手術都有其風險,但經過專科訓練、具備豐富經驗的醫師,大多能妥善處理。手術風險主要取決於患者本身的狀況、椎間盤突出壓迫的位置和嚴重程度。

 

舉例來說,有些老年人若合併嚴重骨刺或其他問題,手術難度和風險相對提高。因此很難一概而論,需由醫師針對個案進行評估。

 

黃千力說,一般的情況下,若非出現緊急且無法等待的情況,椎間盤突出發生時,醫師多建議以保守治療為主。而單純疼痛或麻痛的患者,雖然發作時會感覺「痛不欲生」,動一下就疼痛難耐,但其實只要在急性期避免搬重物、少做彎腰等加重症狀的動作,多數能透過臥床休息和藥物控制而獲得改善,甚至還有機會完全回復。至於是否需要手術,則須視保守治療的成效而定。

看更多:腰痛怎麼辦?腰痛位置與原因詳解 16招有效緩解腰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翻攝自郁方臉書
◎ 諮詢專家/黃千力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