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許佳惠 整理
根莖類食材是台灣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營養,更可增添料理的風味。然而,在儲存過程中,這些食材常會發芽,引發民眾對於食用安全性的疑慮。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不同的根莖類食材發芽後,其食用安全性並不盡相同,需要特別留意。
馬鈴薯是根莖類食材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品項。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指出,馬鈴薯在發芽後會生成一種名為「龍葵鹼」的有毒物質,隨著芽的生長而增加濃度。食用發芽的馬鈴薯可能出現噁心、頭痛、甚至腹瀉等中毒症狀。因此,民眾一旦發現馬鈴薯發芽,應立即丟棄,不宜食用。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花生。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表示,花生在正常情況下發芽亦可食用,但若因受潮而導致發霉,易產生「黃麴毒素」。食用受黴菌污染的花生,可能增加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
看更多:肝癌症狀有哪些?誰是高危險群?如何預防?前兆、分期、治療懶人包
相較之下,有些根莖類食材即便發芽,仍然可以安心食用。洋蔥即便發芽,並不會產生毒素,其主要營養成分大蒜素依然保持穩定,具備抗菌及消毒效果。
此外,芋頭在田間長期生長發芽,本身並無毒性,發芽後仍可食用。紅蘿蔔及地瓜發芽後,口感和甜度會下降,營養大部分會集中在芽處,但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不過,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提醒,這些食材適量儲存,不宜過久。
看更多:地瓜不能單吃?專家曝原因!地瓜減肥「3大招數」讓你瘦不停
值得一提的是,發芽的蒜頭生成蒜苗後,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與抗癌成分,與新鮮蒜頭相比,其營養成分更高。而發芽的薑可安全食用,並不影響健康,但營養價值可能會略微減少。同樣的,發芽的糙米也可安心食用。
看更多:研究發現大蒜這樣保存竟然更防癌!營養師揭「無敵抗癌3寶」防腫瘤
為了延長根莖類食材的新鮮度,並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注意儲存條件: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表示,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電洽縣府衛生局服務專線049-2231994。透過正確的食材保存方式,並留意發芽食材的食用安全性,民眾可以安心享用這些營養豐富的根莖類食材。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知道了」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