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吃幾次魚最好?專家揭「這樣吃」預防心臟病與肺炎 紅肉上限2次內

牛肉-含糖-點心-地中海飲食-心臟病-肺炎

2025年02月05日

|

顧詩蓓 整理 

根據112年十大死因統計,心臟病與肺炎分別排名第二、第三,對國人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營養師表示,不當飲食習慣如過量食用紅肉、烘焙點心和含糖點心,可能增加這些疾病的風險。她提出每周紅肉不超過2次、烘焙點心不超過2次、含糖點心少於1次的建議,並強調預防的關鍵在於健康飲食原則。

 

心臟病高風險因子,地中海飲食幫助提升保護力

心臟病的主要死因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風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及糖尿病,通常與不健康飲食密切相關。西園醫院營養科蔡淑棋營養師指出,「地中海飲食」對心血管健康具有顯著保護效果,能夠降低心臟病致死風險。以下是地中海飲食的建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 蔬果攝取:每日至少4份蔬菜、2~3份水果。
  2. 乳製品:每日2份低脂乳製品。
  3. 全穀雜糧:選用全穀類、避免精緻食品。
  4. 優質油脂:多使用植物油(橄欖油、亞麻仁油等)。
  5. 蛋白質來源:每周2~3次魚類、雞肉、豆類製品,4次堅果。
  6. 紅肉與甜點限制:每周紅肉少於2次、烘焙點心少於2次、含糖點心少於1次

 

許多人好奇,每周吃幾次魚最好?蔡淑棋說明原因,每周攝取2~3次魚類,不僅能提供優質蛋白質,還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調節血脂、降低體內發炎反應,並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還有助於提升免疫力,促進腦部健康及專注力。

看更多:40歲工程師心血管風險竟比75歲老人更高!靠這幾招一年成功逆轉

 

除了心臟病之外,蔡淑棋也提醒,年長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是「肺炎」的高風險族群,特別在秋冬季節,病毒及細菌感染風險增加。因此,應注重免疫系統的強化與吞嚥能力的保護,避免因功能退化導致感染機會升高。

 

免疫力和吞嚥能力:影響肺炎的兩大因素

肺炎的致病來源包括病毒感染(如新冠病毒)和吸入性肺炎。年長者特別需要警惕吞嚥功能不佳和營養不良問題。蔡淑棋建議,應透過飲食增強免疫系統,並避免長期高脂飲食。

 

預防肺炎飲食要點

日常飲食中的關鍵營養素能有效提升免疫力並減少發炎風險,蔡淑棋提醒以下飲食注意事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 不飽和脂肪酸:選擇堅果、魚類、植物油,有助調整發炎反應,但應避免油炸食品。
  2. 冷色系蔬果:富含花青素、硫化物和多酚類,有助提升免疫力。
  3. 抗氧化維生素:多攝取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等水果)與維生素E(植物油脂)。

看更多:不同部位的肉 蛋白質比例也不同!1祕訣有效攝取蛋白質

 

四大飲食方針,預防心肺疾病

蔡淑棋表示,透過調整飲食策略,其實可以有效降低心肺疾病的風險:

 

  1. 維持適當營養狀況:避免營養不良與體重過輕。
  2. 增加蔬果與全穀雜糧攝取:每日攝取足量蔬果及未加工穀物。
  3. 以優質蛋白質為主:選擇植物蛋白與白肉(豆、魚、蛋、雞肉)。
  4. 減少高糖、高油炸、紅肉與加工食品: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及發炎程度。

看更多:「減重聖品」蚵仔竟比牛肉還營養!醫師:做3件事,年後減肥更有效

 

健康飲食不僅能降低心臟病和肺炎風險,還能提升生活品質,預防多種慢性病發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蔡淑棋營養師.西園醫院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