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皮膚好脆弱,動不動過敏好煩!專家:吃「抗敏食物」中醫教這樣保養

抗敏食物-皮膚症狀-營養師-高敏敏-中醫師-澄觀-廖婉菁

李南燕 報導 2025/03/12 15:5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大自然在換季,你的皮膚狀態也要跟著換季才不會辛苦喔!專家指出,換季時濕度與溫度的變化,會讓皮膚屏障變脆弱,容易乾燥敏感,擦再多乳液也不見得有效。因此,除了外在保養,吃對抗敏食物也很重要!中醫也分享日常保養之道,別等到發作再來心煩。

 

「抗敏食物」有哪些?

營養師高敏敏表示,補充對的營養,能從內而外滋養肌膚,減少乾癢不適。而換季時到底該怎麼吃,才能讓皮膚穩定度過呢?有幾個「抗敏食物」所含營養素要多多補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蘋果多酚:抗氧化降低過敏

首先以蘋果多酚最能幫助抗氧化、降低過敏反應,讓皮膚不容易發炎、紅腫。她說,一顆蘋果大約有200~500mg的蘋果多酚,建議護膚可以每天吃一顆蘋果,益處多多。

 

●綠葉菜:富含葉綠素改善過敏

除了蘋果,綠葉菜也是抗敏的好幫手。高敏敏表示,綠葉菜含有豐富的葉綠素,每天吃1.5碗的蔬菜,不只能幫助皮膚抵禦環境刺激、改善過敏症狀,也能補充一日膳食纖維所需。

看更多:有「敏感肌」怎麼辦?專家揭7成人都有這困擾 反映臟器問題 肺虛型最明顯!

 

●維生素C、D、E:強化免疫調節敏感

維生素也是對抗過敏不可或缺的營養素。高敏敏說明,維生素C能強化人體黏膜細胞,增加自身免疫力、減少過敏原入侵,還能幫助皮膚維持彈性與修復能力,減少乾燥脫皮。可以多出門走走曬太陽補充,有助於調節免疫系統,降低皮膚敏感與發炎機率。沒有陽光的日子,可以多吃魚、牛奶、蛋黃、菇類等食物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E則能幫助肌膚對抗乾燥與環境刺激,維持水分平衡,減少脫皮與搔癢。

 

●益生菌:調節免疫改善敏感

益生菌也是高敏敏推薦的營養素之一。她表示,益生菌能維持腸道健康,調節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建議可以補充優酪乳、優格等食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槲皮素:天然抗組織胺可降低紅腫

高敏敏還提到,槲皮素是一種來自植物的多酚類成分,也是天然抗組織胺,能有效的抗過敏,降低換季時的敏感與紅腫。

 

●MSM有機硫化物:強化肌膚保水力

MSM有機硫化物也是抗敏的好幫手。高敏敏指出,MSM有機硫化物能幫助膠原蛋白與角蛋白生成,增強皮膚的保水能力,減少粗糙與乾裂。可以從大蒜、洋蔥、蘆筍、甘藍、蛋白質類中攝取到。

 

●共軛亞麻油酸:提升肌膚屏障功能

高敏敏還推薦,攝取適當的共軛亞麻油酸(CLA),有助於減少皮膚發炎,提升肌膚屏障功能,讓皮膚更健康、不易乾燥。可以從紅花籽油、葵花油、羊肉、牛肉、乳製品等食物中攝取。

 

持之以恆1~3個月

高敏敏強調,想要對抗過敏,可以從天然食物下手,並持之以恆。體質的調整不是一蹴可幾的事,至少需要1~3個月的時間慢慢改善。透過飲食調整,能有效幫助舒緩症狀、減少發作。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換季「3不」宜避開發炎食物

除了補充抗過敏營養素,高敏敏也提醒,要避開容易讓身體發炎的食物,她列出換季要對3類易發炎食物say NO!像是加工食品含有過多添加物容易引發發炎反應,加重皮膚敏感。而不新鮮的海產或易過敏食物,在細菌分解後會產生組織胺,可能讓皮膚變得更敏感、紅癢。至於咖啡因與甜食吃過量就會影響身體保水力,讓肌膚更乾燥、搔癢不適。上述這些食物最好都不要碰。只有遠離過敏,吃對抗敏食物,再加上顧好睡眠充足、放鬆心情、維持環境清潔,尤其是枕頭、棉被、衣物常換洗,皮膚就能一天天健康起來。

看更多:家裡的空氣居然比戶外還要糟?!對抗室內空汙可以這樣做!

 

中醫治療和保養

談到皮膚問題,雲玥中醫診所醫師廖婉菁指出,皮膚癢、紅疹、脫皮等問題是許多人都曾遇過的困擾。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的成因不僅來自外在刺激,還與身體內部的健康狀態密切相關。像是蕁麻疹、妊娠蕁麻疹、脂漏性皮膚炎和濕疹等,都是臨床上常見的皮膚疾病,這些問題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帶來心理壓力,需要有系統性策略:「內外合治」。

 

情緒影響皮膚健康

廖婉菁表示,情緒對皮膚健康的影響很大。過度的喜,可使心火上炎,導致面部出現紅疹、潮紅、乾燥或痤瘡。怒,易傷肝,肝氣鬱結則容易引發脂漏性皮膚炎等問題,表現為皮膚泛紅、發癢甚至脫屑。哀會傷肺,肺主皮毛,過度悲傷易導致皮膚乾燥、粗糙,甚至影響免疫力而使皮膚修復能力下降,進而使濕疹或過敏性皮膚疾病加重。恐懼則會引發損腎,腎主水,腎氣不足容易導致皮膚的水潤度下降,可能出現乾燥、脫皮或加重濕疹症狀,也會影響毛髮健康,可能引起頭皮屑增多或掉髮問題。

 

中醫預防訣竅:內外兼顧

針對皮膚問題的預防,廖婉菁也認為,均衡飲食是重要的,日常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膩及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等。多攝取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腸胃功能良好。其次是情志調養,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長期處於焦慮或壓力狀態,適當參加戶外活動,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在護理皮膚方面,應選用溫和且保濕的護膚品,避免過度清洗導致皮膚乾燥和屏障受損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標本兼治有方法

廖婉菁說,中醫強調辨證施治,針對不同病因選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養血潤膚等中藥,以達到緩解症狀、調理體質的目的。外用療法則根據症狀,使用適當的中藥洗劑或藥膏外敷患處,有助於止癢、減輕紅腫與滲出。針灸可以選取對應穴位,調節經絡氣血,改善皮膚症狀,促進皮膚健康恢復。與保健皮膚相關的5穴位如下:

 

合谷穴:清熱解毒,止癢消腫。

曲池穴:清熱涼血,祛風止癢。  

血海穴:活血化瘀,涼血止癢。

風池穴:祛風散熱,舒緩皮膚癢。

三陰交:調理氣血,改善濕疹與過敏。

 

 

廖婉菁還提醒,如果皮膚出現症狀的患者,應避免手抓患處,企圖止癢,反而更會感染,加重病情。她建議,可穿寬鬆透氣的衣服,減少對皮膚的摩擦。綜合上述內外治療,輔以飲食調整與日常護理,有助於緩和症狀或減少再次復發機會。

看更多:檸檬、小黃瓜、綠豆粉能護膚?皮膚科名醫揭錯很大!授2招減齡保養術 簡單健康又省錢

 

此為『問健康』程式碼區域,請勿修改更動

 

◎ 圖片來源/雲玥中醫診所.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高敏敏營養師.廖婉菁中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