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免疫力?3種蛋白質穩定免疫細胞 維生素D提高基礎免疫

近日氣溫變化劇烈,彷彿一天之內就歷經四季更迭,許多人的身體難以適應如此大幅度的溫差。功能醫學醫師歐瀚文指出,門診中不乏想要提升免疫力的患者。面對忽冷忽熱的天氣,該如何降低健康風險呢?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難以平衡
歐瀚文醫師表示,人體會不斷適應環境變化,然而當氣溫驟變時,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來不及達到平衡,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使得病毒和細菌更容易入侵體內。此外,溫差過大也會影響微循環,造成血管收縮不穩,增加心血管的負擔。
腸道菌叢失衡影響免疫功能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約有70%以上的免疫細胞分布其中。歐瀚文提醒,當氣溫驟變、壓力增加或飲食不均衡時,腸道菌叢可能失去平衡,進而影響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受到感染或過敏的影響。
看更多:流感疫苗打了有沒有效?1中藥幫助提升免疫 疫苗效果加強!出國要帶防疫7寶
補充維生素D和攝取足夠蛋白質 提升身體適應力
為了提升身體適應力,歐瀚文醫師建議可從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是提升基礎免疫力,在陽光不足時,可透過飲食或保健品補充維生素D,維持免疫系統運作。另外,蛋白質是免疫細胞的基礎,魚肉、蛋、堅果都是不錯的選擇。補充Omega-3脂肪酸也有助於降低發炎反應,穩定免疫系統,深海魚油或亞麻籽油是很好的來源。
益生菌與益生元調節腸道免疫
其次是強化腸道免疫力。歐瀚文表示,補充優質益生菌(如乳酸菌、雙歧桿菌)可調節免疫功能,減少過敏與感染風險。而益生元(如菊苣纖維、低聚果糖)則能促進好菌生長,維持腸道菌叢平衡。此外,攝取富含發酵食品的飲食,如優格、泡菜、味噌等,有助於增加腸道有益菌。不過要避免攝取高糖、高加工食品,這類食物可能破壞腸道菌相,影響免疫功能。
看更多:3水果膳食纖維最高!吃它可以穩血糖降膽固醇 黑莓減少腸道發炎
適當增濕及多喝溫水保護呼吸道
歐瀚文也提到保護呼吸道屏障的重要性。天氣乾冷時,可在室內使用加濕器,減少呼吸道黏膜乾燥的不適感。多喝溫水則有助於體內循環,減少喉嚨不適。
洋蔥式穿搭與規律運動增強適應力
歐瀚文也建議透過調整衣著與生活習慣來增強身體適應力。早晚溫差大時,採取洋蔥式穿搭,穿脫方便的衣物能有效調節體溫。規律運動可幫助血管彈性適應溫度變化,降低心血管壓力。
歐瀚文醫師強調,雖然天氣變化難以控制,但透過日常的健康管理,如調整腸道免疫、飲食、運動到日常保養,讓身體保持最佳狀態,就能提升適應力,減少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
看更多:用精油排除體內毒素!中醫師推自製排毒精油 抗病毒、解便祕
此為『問健康』程式碼區域,請勿修改更動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歐瀚文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