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3日
許寶仁 整理
吃優格能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最近一項研究還顯示,每周吃2次以上的優格,能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營養師建議民眾選擇無糖優格,並確認含活菌株如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等;也可結合燕麥、新鮮蔬果等高纖維食物,對保護腸道更有效。
大腸直腸癌多年來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前2名,飲食型態與內容被認為是關鍵因素。營養師老辜在他的個人臉書粉專「老辜營養與科學」分享,美國2項大型研究,分析超過13萬人、年齡介於30歲至75歲的數據發現,長期吃優格、每周吃2次以上優格的人,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明顯降低,特別是對預防近端結腸癌,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看更多:加熱食物錯誤害你變「塑膠腦」恐失智! 顏宗海和譚敦慈說「4材質」容器不能進微波
研究指出,這個保護作用來自於雙歧桿菌的數量增加,而其中機轉則有3方面。
優格中的雙歧桿菌,藉由平衡腸道微生物菌群、促進腸道蠕動的順暢、抑制有害菌、維持腸道屏障功能,並產生具有生物活性的特殊胜肽,及促進腸道黏膜健康的短鏈脂肪酸(SCFA)等物質。
雙歧桿菌藉由產生SCFA,而對腸道提供了一系列的保護,如抗氧化、抗發炎,以及免疫調節的抗癌幫助。同時,動物實驗也證實了雙歧桿菌,能降低腸道促發炎因子的含量,最終增強了腸道屏障,保護腸道黏膜組織,預防細菌滲透至腫瘤組織,避免組織癌化。
雙歧桿菌,還可能藉由調控膽鹽水解酶的活性,分解膽汁酸,進一步影響了近端結腸的微生物菌群,最終形成降低致癌風險的好處。
看更多:飯後吃水果會增加癌症風險等於在吃毒藥?水果這樣吃最好 降大腸癌機率
根據這研究數據,老辜結合衛生福利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營養師版本的食用優格的方式。
老辜表示,優格屬於「乳品類」,最理想的食用分量,是依照衛福部指南,每日攝取1.5到2份,每份是1杯240c.c.的優格或優酪乳,提供熱量約為150大卡,蛋白質8公克。如果依照這項研究的分量,則每周至少攝取2到3杯優格,而且要長期規律執行,效果最好。
選擇無糖優格,並確認含有活菌株,如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等。
結合高纖維食物(益生元),例如燕麥、新鮮水果,或者不同顏色的綠色蔬菜。藉由增強益生菌與益生元的協同作用,提升腸道的健康效益。
吃優格好處多,老辜特別推薦3種人適用。
看更多:每天優格、肉類這樣吃!67歲日男罹胰臟癌四期仍活力滿滿、身體也變好
老辜說明,優格是一種發酵乳製品,富含蛋白質、鈣及活性益生菌,能促進腸道健康;長期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規律攝取優格對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的風險下降有關,這也代表對代謝與心血管健康具有保護作用。
老辜指出,過去的腸道研究發現,多吃優格與降低「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所影響的腹瀉,以及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這意謂著,可能與益生菌對腸道微生物菌群的調節有關。另外,常吃優格之所以降低大腸直腸癌風險,可能因為其中的抗發炎作用,以及腸道屏障強化作用有關。
這項發表於《Gut Microbes腸道微生物》期刊的研究,自從2月份線上出版以來,即成為最近1 年「閱讀最多」的報告。不過老辜強調,均衡飲食,尤其攝取足夠的蔬果,及減少「超加工肉品」的攝取等,仍是預防大腸直腸癌的基石,儘管優格是好食物,但僅是其中的助力,而不是唯一依靠。
看更多:放屁好臭是大腸癌嗎?健康食物讓你一直放屁還是要吃 醫教4招屁不臭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老辜營養與科學」臉書.《Gut Microbes》期刊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知道了」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