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許佳惠 整理
吃草莓竟然有降血糖功能!今年4月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期刊的研究顯示,每天吃32克冷凍乾燥草莓連續12周,可顯著改善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控制、降低發炎反應。營養師表示,台灣草莓產量少,可以改用芭樂、木瓜、鳳梨、蘋果替代,吃對方法一樣有降血糖效果。
這項研究來自內華達大學,共納入25位糖尿病前期成年人。總研究期28周,介入組每天攝取32克冷凍乾燥草莓,相當於2.5份新鮮草莓、對照組則是正常飲食且不吃草莓,兩組均定期檢測血糖、血脂、發炎指標與身體組成變化。
看更多:降血壓茶有效嗎?9種快速降血壓茶效果最好 功效和禁忌一次看
結果顯示,吃草莓組的空腹血糖減少8.9mg/dL、血清胰島素降低6.9μIU/mL、胰島素阻抗(HOMA-IR)下降2.3、糖化血紅素(HbA1c)下降0.2%。此外,總膽固醇下降7.0mg/dL、體重平均減少3.4磅、腰圍平均減少0.4英吋。
研究團隊認為,這可能是因為草莓富含植物多酚,包括花青素和鞣花酸,可以活化胰島素受體的磷酸化作用,提高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有抗氧化效果,能減緩慢性發炎反應,進而減少胰島素阻抗、改善血糖調控。
營養師陳琇雯表示,草莓的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C和花青素、鞣花酸。而鞣花酸可抗氧化,經常做為面膜成分,可幫助皮膚對抗紫外線的氧化傷害。連續吃12周草莓,可能加強身體抗氧化功能,提升清除自由基能力,讓代謝細胞活化,進而造成吃草莓組別的變化。不過,研究並沒有提到對照組的飲食,如果是吃葡萄、芒果等高GI水果,當然就會對血糖造成影響,因此不夠客觀。
看更多:5月當季水果指南:枇杷止咳、火龍果解便祕 5水果營養功效和禁忌
她指出,站在營養師角度,不建議長期只吃一種水果,雖然草莓本身是低GI水果,不易刺激血糖反映,但台灣不是草莓盛產國家,而且草莓的農藥也多,並不建議採用連續吃草莓或冷凍草莓乾來降血糖。
陳琇雯表示,糖尿病前期或代謝症候群,想要不用藥改善血糖,第一就是減輕5~10%體重,可下降發炎反應;第二是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可阻礙血糖吸收;第三是飲食減少脂肪攝取;第四則是增加活動量。這4大處方就是不吃藥降血糖的妙方。
看更多: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依照這樣的原則,會鼓勵選擇多種當季水果、多元攝取,吃合理的分量而不是當成正餐,只要低GI、高酸度、熟成度低的水果,都可以跟草莓一樣,達到控糖效果。她舉例,夏天的芭樂、鳳梨、木瓜和全年都有的蘋果,都是很好的選擇。鳳梨有酵素,胃酸分泌不足、容易胃悶的老人小孩可以飯後吃,年輕人則可以攝取到纖維質,建議鳳梨連芯一起吃,甜度跟纖維質比較剛好。
此外,香蕉也不錯,如果擔心高GI,可以放冰箱減緩熟成度,選擇微酸口感的香蕉、表皮黃綠色的GI值較低。而夏天首選吃芭樂,若擔心澀澀的口感,可以選顏色不那麼綠的,有套袋隔絕紫外線接觸也能降低澀感。
陳琇雯強調,鼓勵多吃原態、當季的水果,而且新鮮的優先,可以簡單替換,不建議只固定吃單一種類。而母親節將近,提醒媽媽們別忘了抽血做代謝症候群相關檢驗,為健康把關。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琇雯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