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30日
戎華儀 整理
端午節吃粽子又不希望吃進粽料的油膩和熱量,鹼粽(冰粽)是最低熱量的選擇,但吃鹼粽沾的果糖、糖漿、砂糖又會讓人吃進更多糖分,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高法民親自試驗6種配料,排出心目中最能兼顧口感、味覺與健康的選擇。
高法民說,傳統的肉粽,都含有糯米、花生、五花肉、鹹蛋黃等高油脂及高熱量的餡料,一顆粽子熱量動輒600大卡,餡料先炒過的北部粽熱量更可能達700大卡,其他像是湖州粽的熱量也有600~1000大卡,廣州粽體積大,熱量更高達1200大卡。
看更多:草仔粿奶茶退下!鹼粽水果茶更狂 這招把粽子變成日式茶泡飯 蔬果甜辣醬更健康
高法民說,以一名體重60公斤的健康成人,從事靜態工作1天所需的熱量約1800大卡,每額外吃進熱量7700大卡的食物,體重就會增加1公斤,因此如果照樣吃三餐之外又吃了粽子,增加的熱量很容易造成體重上升,油膩的餡料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想要吃粽子又想減少油膩,高法民建議民眾買粽子或自製粽子時,盡量選擇低熱量、低油、高纖維的食材搭配低油、低鹽的烹調方式,例如可以改用紫米、薏仁、燕麥、紅藜麥取代糯米;用瘦肉、雞肉、海鮮取代五花肉,可以讓粽子比較不油;用蓮子、豆類取代花生,或添加菇類、竹筍等高纖低熱量的食材降低粽子的熱量,還可以延緩血糖的上升。
至於甜粽,高法民建議將芋頭、地瓜等全榖根莖類用來替代粽子調味所加的精製糖。
吃粽子需要拿捏的不只有熱量,吃粽子搭配的沾醬,鈉含量也相當可觀,高法民舉例,每10克的海山醬鈉含量約有178毫克,10克的甜辣醬有196克的鈉,如果換成醬油膏,鈉含量更高達405克,其實粽子烹調過程中已經有調味,如果再搭配鈉含量高的沾醬,一天下來累積的鈉含量很容易超過健康成人每日鈉建議攝取量2400毫克,長期鈉含量攝取過多,也會增加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高法民建議吃粽子可以品嘗原味,盡可能減少沾醬的使用。
看更多:蘿蔔絲是蔬菜沒負擔?小心低熱量客家粽隱藏腎危機!醫教腎友吃粽技巧 喝1物可護腎
如果想改吃低熱量的粽子,鹼粽往往是另一種選擇,每個熱量約120大卡,僅次於熱量約150~180大卡的北平粽。不過,鹼粽往往必須沾果糖糖漿、糖粒或糖粉、蜂蜜等甜味配料,又會增加糖分的攝取,因此高法民親自嘗試了6種低糖、低熱量的配料,針對口感和味道,分2組評比分享如下:
鹼粽沾鮮奶的味道有點驚艷、搭得起來,只是味道偏淡,相較之下沾優格是6款沾醬或配料中最好吃、最對味的,還可以補充鈣質;最令人失望的反而是優酪乳,味道無法吃進鹼粽裡。
6個選手裡最甜的就是黑糖漿,搭起來沒有違和感;無糖豆花質地水嫩,搭配鹼粽一起吃可以多一種口感,更容易下嚥;這次測試所用的仙草本身已經有加糖,搭配鹼粽增加了一點口感,也別具滋味。
這6款沾醬和配料,高法民以好吃為前提的排名,最推薦的依序是優格、鮮奶、豆花、仙草、黑糖漿和優酪乳,因此,建議想吃鹼粽又怕吃太甜的人,可以考慮改沾優格,鮮奶、豆花、仙草也是值得嘗試的選項。
高法民提醒,如果要避免吃粽子攝取額外的熱量,最好的方式還是運用替代的概念,粽子所用的糯米屬於全榖雜糧類,1顆重量180~200克的粽子所含的糯米相當於飯碗6分滿的飯量,因此吃1顆粽子,其他的澱粉就要減量少吃,而吃肉粽最容易缺乏蔬菜,因此建議搭配補充足量的青菜。
高法民解釋,1份煮熟的青菜,體積相當於半個飯碗,成人每天應該攝取的蔬菜量應該有3份,也就是合計應該要有1.5碗才夠。
不過,不論熱量、油脂、碳水化合物還是糖分,吃了不能只進不出,端午假期最好還是多到戶外走走,把吃進去的熱量消耗掉,才能在維持口腹之慾和體重之間取得平衡。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高法民營養師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振興醫院.高法民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