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郭庚儒 整理
降血脂食物有什麼?蘋果、鮭魚、酪梨、燕麥可以降血脂?降血脂早餐怎麼吃?哪些保健食品能降血脂?本文完整說明。
國健署指出,血脂是人體血中的脂肪,包括:三酸甘油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俗稱好的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的膽固醇)組成的總膽固醇(TC)。
台中榮民總醫院說明,血脂標準值為血中的總膽固醇<200mg/dL、三酸甘油酯濃度<20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男性>40mg/dL、女性>50mg/dL,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130mg/dL。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過正常數值,並不算是高血脂症;但數值偏低,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血脂類別 | 理想數值 |
---|---|
總膽固醇 | <200mg/dL |
三酸甘油酯 | <200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 <130mg/dL |
資料來源/台中榮民總醫院
三軍總醫院指出,高血脂症除了會導致心臟疾病之外,也與中風、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息息相關。當壞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時,脂蛋白易堆積在血管壁,引發發炎反應,吸引巨噬細胞吞噬脂肪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會刺激平滑肌增生,使血管變窄,血流受阻,嚴重時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引發重大疾病。
營養師陳彥甫指出,蘋果富含果膠,有助於吸附血液中的膽固醇,促進膽固醇代謝,不僅能降血脂,還可預防動脈硬化,維護心血管健康。
成大醫院指出,鮭魚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每周至少攝取6兩魚類,可降血脂,降低血管粥狀硬化的風險。
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酪梨屬於油脂與堅果種子類,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血脂、降低壞膽固醇,也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及維生素A、C、E,以及鉀、鎂、葉酸、菸鹼酸等礦物質。
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燕麥因富含膳食纖維與珍貴的β-聚葡萄糖,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超級食物」。研究顯示,天天適量攝取燕麥片,有助降低體內膽固醇、血脂與體脂,並穩定血糖。
營養師羅瑋如指出,納豆經由充分發酵後,會產生特殊酵素納豆激酶,有助於分解血管壁上的蛋白質沉積物、減少血栓形成、降血脂、調控血壓,保護心血管健康。
台大營養學教師洪泰雄指出,奇亞籽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於降血脂、降三酸甘油酯等問題,也含有多酚抗氧化物,可減少動脈硬化風險。
成大醫院指出,堅果如胡桃、開心果、花生,含有次亞麻油酸,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預防醫學醫師張適恆指出,黃豆及豆漿等豆類製品,不含膽固醇且本身富含大豆蛋白、黃酮類、卵磷脂、膳食纖維等物質,有助於改善血脂肪。
營養師劉潔澐指出,紅麴能降血脂的關鍵成分是Monacolin K,人體體內生成膽固醇時,需要一種酵素HMG-CoA還原酶的幫助來製造膽固醇,而Monacolin K的用途就是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截斷膽固醇合成的路徑,此抑制合成的方式與降血脂藥物模式雷同,可幫助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預防慢性疾病,是食療的最佳代表。
中醫師陳俐彣指出,綠茶中含有兒茶素,具有降血脂的效果,而烏龍茶的研究指出,短時間攝取高脂肪飲食,搭配烏龍茶的飲用,具有降低血中三酸甘油酯的濃度。
食物 | 功效 | 推薦攝取方式 |
---|---|---|
蘋果 | 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 每天1顆帶皮蘋果 |
鮭魚 | 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 每周吃2~3次,每次約100克 |
酪梨 | 降血脂、降膽固醇 | 每天1/4~1/2顆 |
燕麥 | 降血脂、降膽固醇 | 每天早餐吃30~50克燕麥 |
納豆 | 降血脂、降血壓 | 每天30~50克 |
奇亞籽 | 降血脂、降三酸甘油酯 | 每天1湯匙,約100克 |
堅果 | 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 | 每天約1掌心,約20~30克 |
豆製品 | 降血脂、降膽固醇 | 每天攝取1杯無糖豆漿或1~2份豆腐 |
紅麴 | 降血脂 | 紅麴膠囊或紅麴米飯 |
綠茶 | 降血脂、降三酸甘油酯 | 每天飲用2~3杯 |
國健署表示,降血脂早餐飲食原則要符合均衡飲食,建議每天早上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早餐常吃酪梨、鳳梨和無糖優格,每天一杯豆漿,建議未過濾的含渣豆漿,營養更完整,有助於降血脂與保護心血管健康。
看更多:降膽固醇早餐怎麼吃?10種必吃早餐食物 早餐食譜推薦一次看
營養師張語希指出,低GI飲食是指低升糖指數飲食,研究顯示,低GI飲食有助於降血脂,進一步保護心臟,常見低GI食物推薦,例如:燕麥、糙米、蘋果、胡蘿蔔、綠豆、黑豆、紅豆、番茄、菠菜、杏仁等。
桃園醫院指出,地中海飲食為多吃魚類、海鮮,中小型深海魚類富含Omega-3,如沙丁魚、鯖魚、鮭魚、鮪魚,具有降血脂,預防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等功效。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欣寧建議,降血脂三餐搭配主要是增加更多膳食纖維的攝取,並以豆製品、魚類等優於蛋白質取代紅肉食物。早餐建議將燕麥搭配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如蘋果一同食用,再加入奇亞籽、亞麻籽等含好油脂的種子,搭配豆製品或蛋類作為蛋白質來源,就是營養均衡又有助於降血脂的理想早餐。
午餐與晚餐則可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材,並以全穀類、全麥製品取代精緻澱粉,提升整體纖維攝取量,蛋白質部分則建議以魚類或豆製品替代紅肉,以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有助於更有效地穩定膽固醇,達到降血脂的目標。
三軍總醫院表示,高血脂症患者要避免高膽固醇含量高食物,10大高膽固醇食物,依序為鷓鴣蛋、豬腦、牛腦、墨魚、蛋黃、魚肝油、蜆、全蛋、羊肝、豬肝等。
聖馬爾定醫院指出,新版《每日飲食指南手冊》明確指出,血中膽固醇過高、曾罹患動脈血管梗塞、肥胖或是脂肪肝患者等,建議一天應少於1顆雞蛋的攝取量;而沒有高膽固醇、高血脂症的健康人,每天食用2至3顆雞蛋,對身體是安全無虞的。
營養師林世航指出,魚油主要功效成分為Omega-3脂肪酸,其中包含DHA與EPA,臨床研究發現,每天攝取3.4至4克的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29%的三酸甘油酯。
功能醫學醫師歐瀚文表示,2015年的一篇大型系統性回顧的研究發現,在吃膽固醇藥物的病患,血中輔酶Q10的濃度顯著下降,許多文獻指出,同時補充輔酶Q10的病患,發生肌肉疼痛、橫紋肌溶解等副作用的比例下降,甚至血脂肪控制的效果比單獨使用藥物更好。
藥師廖偉呈指出,納豆激酶可以略微阻止血栓形成及溶解血,針對血脂肪、血壓偏高的族群,更為合適。
林世航表示,紅麴的主要功效成分,會依不同菌株或發酵基質而有所不同,如「Monakolin K」、「Ankaflavin」與「Monasin」(合稱Ankascin 568-R)等,紅麴的有效成分有Monacolin K與Ankascin 568-R,健康食品認證資料中,建議每天攝取一顆,會獲得足夠劑量的Ankaflavin 568-R,而Monacolin K方面,每天建議攝取劑量需達4.8毫克,且為了避免產生副作用,需低於15毫克。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指出,對於沒有三高等健康風險,或僅有輕微膽固醇偏高的民眾,可以先嘗試服用保健食品調整體質,建議連續補充數個月後,再由醫師安排抽血檢查,評估成效;若檢查結果顯示有所改善,表示體質對保健食品有反應,短期內以保健食品取代藥物,屬於可接受的做法。
陳冠任表示,許多民眾會選擇吃保健食品來控制高血脂,但美國研究顯示,服用低劑量降血脂藥者,膽固醇下降40%,而服用不同的保健食品,如魚油、紅麴、大蒜精,降幅僅有5至10%,等於沒什麼效果。
體適能教練徐棟英指出,超慢跑屬於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研究顯示,持續慢跑可提升脂解酶活性,促進脂肪氧化與分解,進而加速三酸甘油酯的代謝、提升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合成,有助於調節血脂、維持心血管健康。
看更多:葉子老師超慢跑怎麼做?超慢跑節拍器推薦?2025最新超慢跑攻略
徐棟英建議,初學者可從每次20~30分鐘開始練習,待身體逐漸適應後,再依體力增加至每次30~60分鐘,每周安排3到5天為宜。如果平時較忙碌,也可利用零碎時間,每次進行10~15分鐘的超慢跑,累積至一天30分鐘以上,同樣能達到運動效果。
詳細超慢跑教學請看《挖健康》節目影音:
食藥署指出,常見降血脂口服藥品有以下4大類型:
1.斯他汀類(Statins)
常見成分包括:Atorvastatin、Rosuvastatin、Lovastatin、Pravastatin、Simvastatin、Fluvastatin、Pitavastatin,主要作用為抑制肝細胞內膽固醇的合成,進而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是目前效果最強、最常開立的降血脂處方藥。常見副作用:肌肉痠痛、頭痛、疲倦感等。
2.膽酸結合樹脂(Bile Acid Sequestrants)
常見成分包括:Cholestyramine、Colestipol,藥物會在小腸中結合膽酸,使肝臟需動用更多膽固醇來製造膽酸,藉此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常見副作用:腸胃不適、便祕。
3.纖維酸鹽衍生物(Fibrates)
常見成分包括:Bezafibrate、Ciprofibrate、Clofibrate、Fenofibrate、Gemfibrozil,藉由活化特定酵素來加速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的分解與代謝,主要用於高三酸甘油脂的病人。常見副作用:腸胃不適、肝功能指數上升。
4.菸鹼酸類(Niacin Derivatives)
常見成分Acipimox,可抑制周邊脂肪組織的分解,減少游離脂肪酸進入肝臟,進而降低血中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常見副作用:臉部潮紅、皮膚紅疹。
看更多:血脂過高怎麼辦?如何降血脂?血脂測量標準、症狀、飲食禁忌懶人包
推薦10種降血脂食物,例如:蘋果、鮭魚、酪梨、燕麥、納豆、奇亞籽、堅果、豆製品、紅麴、綠茶。
當然會。血脂過高並不一定與體重成正比,有些人看起來瘦,實際上體內脂肪代謝已失衡,特別是「內臟脂肪」過多時,仍可能出現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偏高的情形,這類人被稱為「隱性肥胖」,雖然外表纖細,體脂率卻偏高,長期下來恐增加動脈硬化、心肌梗塞或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血脂不一定都需要靠藥物,對於血脂輕度偏高,或剛被診斷為高血脂的族群,醫師通常會建議先從飲食與生活習慣著手,如減少油炸、加工食品,多攝取蔬果、全穀、豆類與魚類,有助改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並配合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與戒菸,常可見成效。然而,若血脂過高、已有心血管風險,或調整生活後效果不明顯,醫師才會考慮使用藥物輔助治療,是否需用藥,應由專業醫師評估決定。
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特別是EPA與DHA,已被證實有助於降低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偏高的族群適量補充魚油有機會降低數值。
常見有助降血脂的保健食品,包括:魚油、Q10、納豆激酶、紅麴,補充前應先諮詢醫師,避免交互作用,並避免來源不明的產品。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濃度過高,若未控制,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等嚴重慢性病,飲食是控制血脂的關鍵之一,推薦10種天然降血脂食物,如蘋果、鮭魚、酪梨、燕麥、納豆、奇亞籽、堅果、豆製品、紅麴與綠茶,搭配低GI與地中海飲食原則,並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與蛋黃,可進一步維護心血管健康。運動方面,建議每周進行3~5次超慢跑,有助代謝脂肪與提升好膽固醇。若血脂過高,需考慮藥物治療,如Statins等四大類藥品,並搭配保健品如魚油、Q10、紅麴。對於血脂輕度偏高者,可透過飲食與生活型態調整達到改善目標,是否服藥則應由醫師判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國健署.食藥署.台中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成大醫院.桃園醫院.聖馬爾定醫院.陳彥甫營養師.李婉萍營養師.陳欣湄醫師.羅瑋如營養師.洪泰雄教師.張適恆醫師.劉潔澐營養師.陳俐彣中醫師.譚敦慈護理師.張語希營養師.黃欣寧醫師.陳冠任醫師.林世航營養師.歐瀚文醫師.廖偉呈藥師.徐棟英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