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控必學5招 幫你輕鬆享用美味又不發胖!糖友「這樣吃」粽更放心

2025年05月27日

|

梁萱琪 整理 

端午佳節將近,更少不了品嘗粽子這個傳統美食。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粽子的美味難以抵擋,但吃太多還是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她特別整理出新手粽子控健康吃粽指南,並提醒四類特殊體質者需留意飲食方式,讓民眾在享受傳統美食的同時,也能維持健康體態,不用擔心發胖。

 

新手粽子控必學5招 輕鬆享用無負擔

高敏敏建議,新手粽子愛好者可遵循5項原則,讓你輕鬆享用美食,不擔心熱量爆炸: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每天限1顆粽子為食用量,將其作為正餐澱粉替代品,控制澱粉量與熱量。
  • 搭配蔬菜一起食用,增加纖維量不僅能提升飽足感,還能使飲食更加均衡。
  • 飯後可食用富含酵素的水果如奇異果、鳳梨或木瓜,幫助消化。
  • 甜粽應適量食用而非連續進食,因為其含糖量相當高。
  • 粽子沾醬另外倒在小碟子中,以控制鈉量和糖量的攝取。

看更多:五星粽太誘人!他狂嗑2天腹脹便祕 醫推3穴助消化 吃完粽子別這樣做

 

粽子糖分攝取須知:甜粽需特別節制

高敏敏強調,除了熱量外,粽子的糖分也不容忽視。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的攝取量不應超過總熱量的10%,若能控制在5%以下更佳。以每日攝取2000大卡的成年人計算,添加糖攝取量應低於2550公克,而一顆豆沙粽的糖分已超過這個建議量的一半。

看更多:端午養生「食五紅」!「這些」紅色食材料理都可以抗氧化

 

特殊體質者的粽子飲食指南:4種人需特別注意

高敏敏特別提醒,4種人群在食用粽子時需格外注意。例如腸胃消化不良或易脹氣的人,應控制粽子攝取分量,細嚼慢嚥,避免一次食用過多糯米,並可食用鳳梨、奇異果、木瓜等水果輔助消化。而高血脂患者則應避免含有肥肉、花生粉、蛋黃等高油脂高熱量配料的粽子,改食用全穀粽增加纖維攝取。

 

有高血糖或血糖不穩的人應避免食用甜粽子,可選擇全穀粽搭配蔬菜食用,有助於穩定飯後血糖。而腎臟疾病患者,建議少沾醬料並避免含磷較高的全穀粽,以白糯米粽為佳,若要搭配蔬菜食用,應先經過汆燙處理再享用,好減輕腎臟負擔。

看更多:2025端午節習俗》端午節由來、禁忌、活動、拜拜、天氣一次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