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郭庚儒 整理
炎炎夏日吃甜粽、冰粽,消暑又清涼。不過,醫師提醒,甜粽、冰粽潛藏高油、高磷、高糖等健康風險,建議糖尿病、腎臟病患一天以1顆為限。
台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如薏指出,粽子主要是由高黏性澱粉糯米所製成,食材升糖指數高,若過量攝取,容易引發身體不適,包括:影響血糖代謝、腸胃道不適以及過度熱量攝取。
黃如薏表示,人體內有一套平衡血糖的系統,當糖分進入體內,就會產生胰島素將血糖調控下降,若糖分過量攝取,再加上肥胖體型,便會導致分泌的胰島素不易被利用,產生胰島素抗性,導致血糖不易下降。
若是發生急性血糖過高,便會出現吃得多、尿得多、喝得多、體重減少的症狀,此時就需多加留意是否需就醫,而糖尿病患若血糖長期上升又未積極管理,便會有眼病變,周邊血管病變、中風等隱憂。
市售的甜粽、冰粽口味多元,有豆沙、花生、芝麻、冰淇淋等內餡。黃如薏提到,一顆粽子含糖量約20至25克以上,已占一日所需量的1/2,不只如此,磷含量也頗高,會加重腎臟負擔,恐誘發腎病變。
看更多:粽子控必學5招 幫你輕鬆享用美味又不發胖!糖友「這樣吃」粽更放心
黃如薏提醒,誘人可口的粽子,卻是總熱量與高升糖指數的陷阱,提供5招健康吃粽方法。
一顆粽子熱量約350~500大卡,正餐食用外,勿再當點心,一天以一顆為限即可。
將糯米改為紫米、五穀米等高纖米類,可減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助於穩定血糖。
多數醬料如醬油膏富含磷與鈉,建議少沾醬,或改用天然沾醬,如清爽的柚子醋。
先吃青菜、湯品,再吃粽子,可延緩血糖上升,蔬果的膳食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動。
節日過後2周加強運動量,並考慮每日減少500大卡的熱量攝取,加以管控血糖。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慈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