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梁萱琪 整理
說道端午節就少不了傳統美食「粽子」,然而對腎臟健康而言,粽子美味的背後卻暗藏健康風險。醫師提醒,粽子富含高磷、高鉀、高鈉成分,對腎功能已有負擔的民眾來說,無節制享用可能加重腎臟負擔,甚至導致腎功能惡化,腎病患者要特別注意端午飲食控制,以免節日歡樂過後換來健康警訊。
泌尿科醫師朱信誠指出,粽子常見的內餡如鹹蛋黃、花生、紅豆等,都是高鉀食材,對腎臟功能不佳的人來說是一大負擔。這些看似美味的餡料,實際上是包裹著鹽分與磷的組合,過量攝取可能導致腎臟無法正常排除體內過多的鉀離子。為避免節日過後就醫,建議民眾應適量食用,控制每次的攝取量,不必每一口都追求「咬到爆漿」的滿足感。
看更多:不會包粽子的媽媽快看!全穀雜炊荷葉飯免包,高纖降膽固醇 電鍋一鍵搞定
朱信誠建議,一顆粽子的熱量約為400至600大卡,若再加上醬料和飲料,熱量更是驚人,民眾可將一顆粽子分成兩餐食用,採取小口慢食的方式,不僅能充分品嘗美味,也能避免短時間內攝取過多熱量和電解質,減輕腎臟負擔,這樣的食用方式對於維持血糖穩定也有幫助,特別適合糖尿病患者。
朱信誠強調,許多人喜歡搭配醬油膏或甜辣醬等調味料食用粽子,然而這些醬料往往含有高濃度的鈉。對腎臟健康和高血壓患者來說,過量的鈉攝取如同「毒癮」,會導致體內鈉離子濃度急劇上升,民眾在享用粽子時,應淺嘗醬料,避免過度沾取,以減少鈉的攝入量,保護腎臟健康。
看更多:端午節「五毒日」病毒也發威!37歲女吃粽前沒做好1事 染諾羅上吐下瀉
朱信誠提到,端午節餐桌上不應只有粽子,朱信誠建議應搭配適量的蔬菜,如燙青菜、小黃瓜或新鮮沙拉等。這些食物不僅能幫助平衡體內鉀的攝取,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增加飽足感,自然減少粽子的食用量。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有助於整體營養均衡,對維持身體健康至關重要。
他也提醒,粽子作為傳統美食,並非完全不能享用,關鍵在於「聰明食用」。透過控制分量、減少醬料、增加蔬果攝取等策略,即使是腎功能不佳的民眾,也能在端午節期間適度品嘗美食,同時保護腎臟健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朱信誠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