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2日
朱育嫻 整理
日常飲食中,許多人總以為蛋白質來自雞胸肉、豆腐、雞蛋才算數,但你知道白飯、麵包也能貢獻蛋白質嗎?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這些常被忽略的食材,其實對蛋白質攝取也有實質貢獻,不應該被忽略。
許多人認為白飯、麵包裡的蛋白質含量低、品質也不佳,根本不值得列入每日蛋白質攝取量中。對此,王思恒澄清,這是相當常見的誤解,其實只要整體蛋白質攝取量足夠,即便蛋白質來源以植物為主,依然可以發揮良好的增肌效果。
以常見食物為例,每100克白飯就含有約2.5克蛋白質,一片全麥吐司約3.5克,每100克燕麥則高達12~14克蛋白質。其他如豆腐(半盒約10克蛋白質)、毛豆(熟100克約11克蛋白質)、紅豆和黑豆(熟100克約8~9克蛋白質)等,也都是蛋白質的穩定來源。王思恒提醒,這些看似平凡的五穀與豆類,其實每天都在默默補足我們的蛋白質攝取,應確實納入計算。
看更多:蛋白質食物如何快速補充?蛋白食物表、排名和蛋白質早餐推薦
至於擔心植物性蛋白質效果不如動物性蛋白質的問題,王思恒表示,研究已證實,只要每日蛋白質總攝取量達到每公斤體重1.6克,就能有效促進肌肉蛋白合成,即使主要來源是植物蛋白也沒問題。換句話說,數量可以補足品質的不足,「吃夠多」就能「夠有力」。
不過,想讓植物性蛋白真正發揮作用,還需注意攝取來源的多樣性。王思恒建議,對一般葷食者來說,每餐只要有肉類搭配五穀雜糧,就能自然補齊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胺基酸。素食者則可透過黃豆製品與穀類、豆類的互補搭配,同樣能達到營養均衡的效果。
看更多:蛋白質食物排行!動物、植物蛋白質含量一次看 前3名比雞胸高蛋白質
王思恒強調,不論蛋白質來自肉、豆、飯還是麵包,甚至膠原蛋白,都應納入每日攝取總量中,真正影響增肌與健康的,不是蛋白質的來源,而是我們吃了多少、以及如何搭配。掌握這些原則,就能讓飲食成為強化體能的關鍵助力。
看更多:女生要吃多少蛋白質?權威研究:吃這種蛋白質可健康老化 遠離11種慢性病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思恒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