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大揭密!醫師點破真相與迷思 速食、奶精不再是主要反式脂肪來源

2025年06月13日

|

梁萱琪 整理 

在飲食選擇中,「反式脂肪」一直讓人如臨大敵,然而許多關於它的資訊卻存在誤解。醫師指出,台灣自2018年起已禁止食品使用「不完全氫化油」,許多被認為含高反式脂肪的食品如速食炸物、奶精等,實際上已不再是主要的反式脂肪來源,但就算是這樣也還是不要吃太多速食或加工食品,以免危害健康。

 

反式脂肪的真相與迷思

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反式脂肪確實會導致壞膽固醇上升、好膽固醇下降,並增加糖尿病與心臟病風險。然而,目前流傳的某些資訊可能已經過時,特別是關於反式脂肪常見來源的說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人工反式脂肪主要來自「不完全氫化油」,早期的人造奶油和植物酥油確實含有大量反式脂肪。但蔡明劼強調,台灣自201871日起已禁止食品中使用此類油脂,取而代之的「完全氫化油」並不含反式脂肪。

看更多:膽固醇太高別吃這種雞蛋!小心氧化膽固醇增加 血管發炎又變硬

 

現今炸物與奶精的反式脂肪含量已大幅降低

蔡明劼提到,現今市面上的炸物和奶精多採用棕櫚油、大豆油為原料,本質上並非「不完全氫化油」,因此反式脂肪含量已大幅降低。根據台灣法規,每100克食物中含有少於0.3克的反式脂肪,可標示為0,但如果大量且頻繁食用此類食品,仍有可能累積一定含量的反式脂肪,進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看更多: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食品包裝仍標示反式脂肪的原因

蔡明劼解釋,某些包裝食品仍標示含有少量反式脂肪的現象,這是因為除了人工反式脂肪外,還存在「天然反式脂肪」。這類脂肪來自牛、羊等反芻動物,其胃中微生物將食物中的油脂部分氫化,產生反式結構的脂肪酸,進而出現在牛奶、羊奶及其製品中,但天然反式脂肪的含量通常很微小,目前沒有科學證據顯示,天然反式脂肪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加工食品恐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還是少吃最好

蔡明劼強調,雖然澄清各種反式脂肪來源,但還是建議民眾不要食用太多速食炸物或加工餅乾,這些加工食品仍可能從其他方面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消費者在選擇時仍需謹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血糖都降不下來?原來你吃的「鹹食」比甜食可怕!6大隱藏糖陷阱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蔡明劼醫師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