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見零食竟能降壞膽固醇、改善便祕、顧心血管!醫揭選購關鍵

杏仁果-功效-營養-好處

2025年06月18日

|

朱育嫻 整理 

當你嘴饞想吃點零食時,會選擇什麼?餅乾、洋芋片,還是堅果?醫師推薦一款零食,富含膳食纖維與抗發炎成分,日常適量攝取,有助降膽固醇及保養心血管,還能改善便祕、降低腸道發炎風險,替腸道打造一道天然防線。

 

零食界的明星堅果:杏仁果

在琳瑯滿目的堅果選擇中,杏仁果(Almond)是很多人熟悉又常見的零食,它在超商零嘴包、烘焙甜點中都能見到蹤影,也曾在《甄嬛傳》中現身,雖與苦杏仁不同,但同樣出身不凡。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杏仁果又名扁桃仁或美國杏仁,外型扁長、色澤偏棕,營養價值高,尤其對腸道健康的益處更值得關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每100克杏仁果含有約12克膳食纖維與21克蛋白質,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與纖維來源;但它的熱量也不容小覷,食用時需控制分量。不過從營養功能來看,杏仁果在抗老化、心血管保護及腸道修復上,表現都相當亮眼。

看更多:杏仁堅果含「回春維他命」!日本鑽研抗老營養師激推1吃法燃脂又助眠

 

研究實證:壞膽固醇下降、腰圍變小

黃郁純指出,一項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主導的研究,針對代謝症候群患者進行飲食介入試驗,將受試者分為2組,一組每日食用整顆杏仁果,另一組則吃熱量相當的餅乾,連續12周。結果顯示,吃杏仁果的族群在血液中「壞膽固醇」(LDL-C)平均下降,腰圍變小,且腸道發炎狀況也獲得改善。

 

該研究進一步觀察2項腸道發炎的指標——「糞鈣衛蛋白」(Fecal calprotectin)與「糞便髓過氧化物酶」(Fecal myeloperoxidase),這2項指標與腸道發炎與氧化壓力有關。實驗發現,在食用杏仁果4周後,這些與炎症相關的指數有顯著下降,顯示杏仁果可促進腸道屏障健康、減緩發炎反應。

看更多:花生有助長壽!1部位別丟 每天25克烘烤花生最好

 

養出健康腸道黏膜 靠杏仁果補充丁酸

除了抗發炎作用,杏仁果也能促進短鏈脂肪酸(如丁酸)的生成。短鏈脂肪酸是由腸道微生物在發酵膳食纖維時產生,能為大腸上皮細胞提供能量,維護腸道黏膜完整,並有助於提升免疫功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發表於2022年《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指出,食用杏仁果雖不會大幅改變腸道菌叢結構,但能提升丁酸鹽的濃度。丁酸鹽不只對腸道屏障有保護作用,也具有抗發炎特性,並能幫助維持正常的排便頻率。

看更多:便祕太久 小心腸道出大事!「這習慣」若不改 醫師下場很慘

 

杏仁果營養豐富 調節脂質代謝、抗氧化

黃郁純提到,杏仁果富含的營養素還包括維生素E、生物素、多酚、不飽和脂肪酸、鎂、鉀、銅等,特別是維生素E與多酚,具有優異的抗氧化效果;不飽和脂肪酸則有助於調節脂質代謝,對心血管與腸道微生態都相當友善。

 

此外,杏仁果所含的可溶與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夠軟化糞便、刺激腸蠕動,並吸水增加糞便體積,形成天然的輕瀉作用;這對於經常受到便祕困擾的人來說,是一項自然的飲食調整策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吃杏仁果也要算量 買「原味未加鹽」

雖然研究中的杏仁果每日攝取量約為4556克,但黃郁純提醒,杏仁果熱量不低,每顆約1.3克,建議一般人每日控制在530顆之間即可,並視個人狀況調整。

 

要特別注意的是,杏仁果的「磷」含量較高,腎臟疾病患者或代謝異常者需謹慎食用;若有堅果過敏體質者,更應避免。一般健康族群則可將杏仁果作為早餐或點心的一部分,直接食用,或搭配優格、燕麥片、沙拉等都是不錯的方式。

 

選購方面,建議以「原味烘烤」或「切碎未加鹽」的杏仁果為主,避免選擇加工過的杏仁果醬,因為後者護腸效果較差,也較容易攝取過多油脂與糖分。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黃郁純醫師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