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4日
丁彥伶 整理
資深菜販廖炯程經常在臉書分享葉菜與食品知識,日前他在臉書上說,大家常說的「豆輪」,名稱雖然有「豆」字,卻跟豆製品沒關係,其原料是小麥麵筋和大豆沙拉油,每100g熱量有500以上大卡,雖然蛋白質含量高,但完全是「熱量刺客」,提醒健身和瘦身族群不要吃太多。
不只豆輪不是豆製品,廖炯程也說,坊間常見的百頁豆腐、雞蛋豆腐和杏仁豆腐,其實與「豆」也無關。
看更多:豆腐真是瘦身救星?豆腐居然不適合每個人!豆漿這樣喝「不會補鈣」
廖炯程表示,豆輪雖然名稱中有「豆」字,卻與豆製品無關。它的主要原料是小麥麵筋和大豆沙拉油,屬於麵粉家族的一員。豆輪的蛋白質大多來自麵筋,他笑稱「只有油炸時使用的大豆油與豆類有關。」
雖然豆輪和豆製品無關,但是口感外脆內軟,卻是素食界的「小麥肉片」,是肉質口感的替代品。豆輪每百克就有50克蛋白質,是素食者攝取大量蛋白質的來源。
廖炯程透露,豆輪是素食界的「萬用肉」,無論在滷味攤、熱炒店、蔬食便當或素食火鍋中都很常見。將蒜頭爆香後加入豆輪切片,也能製作出類似肉料理的口感。
但是它也含有20克碳水化合物,且因容易吸汁又經過油炸,每100克熱量超過500大卡。廖炯程直言,豆輪根本就是「熱量刺客」,建議健身和瘦身族群不要吃太多。
他的文章引發網友熱議,有人分享,「從小到大都叫它麵輪仔,在外聽到的也是,豆輪,第一次聽到」、「我們南部都是叫它麵輪(米練)耶,反而是第一次聽到豆輪的說法」。
對於豆輪的料理方式,網友也紛紛分享心得。有人說,「薑爆香,滷麵輪跟香菇、糖、醬油少不了,滷完成了,再把剛才泡乾香菇的水放進去滾,然後完成」、「阿嬤以前滷肉,加了麵輪吸飽滷汁真的很好吃」。
也有網友建議,「我每次要煮它前都會先泡開,用水煮過,能去除掉大部分的油」,以減少油脂的攝取,畢竟豆輪經過油炸,對於注重健康和體重管理的人來說,不宜過量食用。另外,豆輪料理吸飽醬汁雖然好吃,但也是高鈉食物,小心吃進「血壓殺手」。
看更多:豆漿影響抗癌藥效!亂吃胃藥、抗生素削弱治療效果 抗癌飲食這樣吃
除了豆輪不是豆,廖炯程也指出,百頁豆腐、雞蛋豆腐和杏仁豆腐都不是真正的豆腐。他解釋,傳統豆腐是以黃豆磨成豆漿,再加入鹽滷或石膏凝固,壓製成形而成。
而百頁豆腐則是以大豆蛋白為基底,加入大量沙拉油和少許修飾澱粉來增加Q彈與咬感,最後再加鹽調味,蒸熟成形。簡單來說,百頁豆腐是大豆蛋白與沙拉油的混合物,經機器擠壓塑形、蒸熟後冷卻切片而成。
廖炯程強調,每百克百頁豆腐中,蛋白質含量僅13%,不同品牌的脂肪含量約占13至25%。也就是說,每吃一口百頁豆腐,就有1/4的成分是沙拉油。
他說百頁豆腐根本是一塊「脂肪炸彈」,熱量幾乎是真豆腐的一倍。雖然食物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但許多人誤以為百頁豆腐是健康減脂的選擇,殊不知其脂肪含量超出想像。
而營養師李婉萍也說,百頁豆腐為了製造出特殊的口感,蛋白質含量相對較少,油脂比例卻極高。以50克的百頁豆腐為例,其熱量高達109大卡,僅3小塊的熱量就超過一碗白飯(約270大卡),堪比「肥肉」。
至於雞蛋豆腐和杏仁豆腐,廖炯程也說明,它們同樣與豆腐無關。雞蛋豆腐的主要成分是雞蛋,而杏仁豆腐則是用杏仁粉加上海藻膠製成。
榮養師余朱青也曾在臉書提醒,現在很多豆腐做法並不是依照古法,而且會加入一些添加物,沒營養卻增加熱量,像火鍋中常見的「魚豆腐」也不是豆腐,主要成分是魚漿和其他添加物,鈉含量很高。
余朱青也說杏仁豆腐成份沒有大豆,主要是由杏仁、糖、鮮奶或奶粉製成,蛋白質含量不高,又含有較多糖,要適量食用。
看更多:40後變瘦卻顯老!少吃1食物臉變垂 每餐都要吃+350克蔬菜不怕變老
廖炯程的貼文引起網友熱議,許多網友都說「一直以為是豆製品,熱量也太高,是吸了多少油」、「沒想到居然不是豆製品,天哪」。這些反應凸顯出,許多人對於食材的成分和營養價值缺乏了解,容易被名稱誤導。
◎ 圖片來源/翻攝自廖炯程臉書
◎ 資料來源/廖炯程菜販.李婉萍營養師.余朱青營養師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知道了」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