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種魚」藏危機!醫揭露重金屬汙染危害 失智、神經病變找上門

2025年06月24日

|

梁萱琪 整理 

「重金屬污染」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威脅。有研究顯示,高達87%的人體內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殘留,而鉛、汞、砷和鎘等常見重金屬,對人體神經系統的危害更不容忽視,日常快用4招,預防環境重金屬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鉛」是最常見的神經毒性重金屬

神經外科醫師謝炳賢指出,鉛是最常見的神經毒性重金屬之一,能取代鈣離子進入神經細胞,干擾神經訊號傳導,有研究發現,血液中鉛含量每增加10微克/分升,兒童智商平均下降45點。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即使是低劑量的鉛暴露,也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和行為問題,這種智力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成人上慢性鉛中毒則可能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腳麻木和肌肉無力。

 

「汞」能穿透血腦屏障 直接攻擊大腦

謝炳賢提到,另一種常見的重金屬是「汞」,汞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尤為精準且嚴重,它能直接穿透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蓄積,每天食用高汞魚類(如鯊魚、鮪魚)的人,其大腦中的汞含量可能是一般人的510倍。

 

汞主要攻擊大腦皮質和小腦,導致視覺和聽覺障礙、感覺異常、協調能力下降以及記憶力衰退和認知功能障礙。更嚴重的是,汞會與神經元中的硫氫基結合,破壞蛋白質結構,使神經細胞逐漸死亡,這種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

 

「砷」中毒易引發周邊神經病變

謝炳賢解釋,砷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神經毒素之一,尤其是通過飲用水進入人體的無機砷。若長期飲用砷污染的水,就像日復一日地給神經系統注入微量毒素,積少成多,危害巨大。

 

砷中毒最典型的神經系統表現是周邊神經病變,表現為手腳出現「襪子-手套」式的麻木感、灼熱或刺痛感、肌肉無力及感覺異常。研究表明,長期砷暴露還會增加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包括帕金森氏症和阿茲海默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鎘」會干擾神經遞質釋放 導致胎兒異常發育

謝炳賢提到,鎘主要通過香菸煙霧、工業污染和某些食物進入人體,在腎臟和肝臟中蓄積,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研究顯示鎘能干擾神經細胞中的鈣信號通路,影響神經遞質的釋放,導致嗅覺功能下降、運動協調能力下降、學習和記憶功能受損以及焦慮和抑鬱情緒增加。

 

更令人擔憂的是,孕婦體內的鎘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直接影響胎兒大腦發育。統計數據顯示,母體鎘暴露每增加一個單位,嬰兒出生後神經發育異常的風險增加約20%

 

4招幫你降低重金屬對神經系統傷害

謝炳賢建議,日常可透過4招來預防重金屬對神經系統的傷害:

  • 減少食用大型深海魚類的頻率,選擇有機蔬果,減少農藥和重金屬攝入。
  • 確保水質安全,使用符合標準的淨水器,定期檢測家庭用水中的重金屬含量。
  • 避免吸菸,因為香菸是鎘的重要來源,戒菸可顯著降低鎘的攝入量。
  • 攝取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莓類水果,這些食物有助於對抗重金屬引起的氧化損傷。

 

他也強調,如果懷疑自己有重金屬暴露史,且出現不明原因的神經症狀,應及時就醫檢查,重金屬中毒的預防和早期干預至關重要,及早治療才能維持健康的生活品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謝炳賢醫師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