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7日
許佳惠 整理
隔夜食物到底安不安全?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許多人擔憂「隔夜」食物和飲水的安全性,常受網路謠言影響而過度恐慌。事實上,大多數隔夜食物只要妥善保存,仍可安全食用,但有4種食物隔夜後風險顯著增加,需要特別注意。
關於「隔夜水會致癌」的說法廣為流傳,黃軒指出,這基本上是沒有科學根據的謠言。雖然過量的亞硝酸鹽確實可能在體內形成致癌的亞硝胺,但隔夜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微乎其微,遠低於可能危害健康的水平。
「隔夜水真正該擔心的不是亞硝酸鹽,而是衛生問題。」黃軒解釋,未加蓋的水容易受到灰塵、空氣中懸浮物甚至小蟲子的污染,導致細菌孳生。因此,存放隔夜水的關鍵是要確保加蓋保存,以維持其衛生安全。
針對「長期食用隔夜菜會致癌」的普遍擔憂,黃軒引用了一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將30道剛出鍋的菜餚分別放置在4°C(模擬冰箱環境)和25°C(模擬室溫)的環境中靜置24小時,然後檢測其亞硝酸鹽含量變化。
結果顯示,在4°C冷藏環境下存放24小時的菜餚,亞硝酸鹽含量與剛出鍋時相比變化不大,雖略有增加,但遠低於規定的亞硝酸鹽限量值的三分之一,仍可安全食用。
「關鍵在於儲存溫度和食物種類」,黃軒強調,冷藏是保存隔夜菜的重要條件。相較於葉菜類,肉類菜餚通常更耐放,符合「留葷不留素」的原則。此外,食用隔夜菜前務必徹底加熱殺菌。
看更多:這些隔夜菜不要吃 小心吃毒下肚致癌!高麗菜、青江菜都上榜
對於「隔夜西瓜細菌超標不能吃」的說法,黃軒引述研究發現:將切開的西瓜蓋上保鮮膜並冷藏16小時後,其菌落總數與新鮮西瓜相當,仍可安全食用。
黃軒提醒,隔夜西瓜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準備和儲存過程中的衛生條件:切西瓜前應確保刀具、西瓜、雙手和砧板都清洗乾淨;切開後的剩餘部分應立即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而外購的切片西瓜因衛生條件難以確認,最好當天食用完畢,不宜隔夜。
看更多:吃「切好很久的西瓜」恐釀敗血症!毒理專家曝:3種人要小心
黃軒特別強調,雖然許多隔夜食物經妥善處理後仍可安全食用,但以下四種食物即使保存得當,隔夜後也不建議食用:
看更多:煮蛋不失敗祕訣!水煮蛋、水波蛋、蒸蛋、溏心蛋 這樣煮熟度剛好不過老
為確保隔夜菜的安全性,黃軒提出四項關鍵原則:
通過了解這些食物安全原則,可以更科學地處理隔夜食物,既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又能保障健康安全。黃軒提醒,正確認識隔夜食物的安全性,不需為網路傳言過度擔憂,但也要對確實存在風險的食物保持警惕。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