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30日
梁萱琪 整理
瑜伽是許多人喜愛的運動,不僅能消耗熱量,還能平衡身心。營養師教你,透過精準掌握瑜伽前、中、後的營養補充時機與食物組合,練習者更能有效提升體能表現並加速身體恢復,讓瑜伽帶來的健康效益最大化。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瑜伽練習前的飲食至關重要,在練習前約1小時進食,可以確保身體有足夠能量,但不會因食物堆積在胃部而影響動作。建議選擇易消化、低脂肪且低纖維的碳水化合物搭配少量蛋白質,幫助身體進入最佳狀態。
香蕉搭配燕麥奶是理想選擇,香蕉富含鉀質可預防抽筋,而燕麥奶中的複合碳水化合物能穩定釋放能量。優酪乳配全麥吐司則能提供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適合下午做瑜伽前食用。
看更多:愛玉凍消暑減重 為何洗不成功?4關鍵技巧Q彈愛玉上桌
高敏敏強調,瑜伽不像高強度運動會大量出汗,但隨著呼吸節奏和體位練習,身體仍會逐漸流失水分,而適時補充水分對維持注意力集中和動作協調性至關重要。
她建議,在體式變換間隙,可以小口飲用白開水或椰子水,後者含有電解質能更有效幫助身體保持水分平衡。若出現頭暈、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可能是水分不足的警訊。
高敏敏提到,瑜伽結束後30至60分鐘內是「黃金營養窗口」,此時身體對營養的吸收效率最高。推薦在這個時段補充蔬果昔,例如藍莓、羽衣甘藍、無糖豆漿與優酪乳的組合,能一次補充水分、抗氧化物質和蛋白質。
其中,藍莓富含花青素有助降低運動後的自由基;羽衣甘藍提供鐵、葉酸和維生素C;豆漿和優酪乳則提供優質蛋白質。這樣的營養組合不僅能加速肌肉修復,還能減輕疲勞和肌肉痠痛,長期堅持更能改善體態線條。
高敏敏提醒,不同的瑜伽練習時段,可搭配多元飲食。茶葉蛋搭配蘋果切片是優質蛋白質與維生素C的完美組合,特別適合中午前後的瑜伽課程;地瓜配無糖豆漿是較長課程前的理想選擇,地瓜的低升糖指數能維持穩定血糖和持久體力,而無糖豆漿提供植物性蛋白與鉀,有助於肌肉維持與細胞水分平衡。
瑜伽後的收操拉伸同樣重要,不應匆忙結束練習。適當的收操不僅能幫助身體降溫、緩解肌肉痠痛,更能延續練習效果,讓身心從緊繃狀態逐漸過渡到放鬆,透過正確的飲食策略與完整的練習流程,才能使瑜伽帶來的健康效益最大化。
看更多:地瓜烤過後升糖指數翻2倍?醫教你「這樣煮」地瓜還能控血糖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高敏敏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