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79歲醫師頭好壯壯、仍有一口好牙!全拜這習慣、1水果所賜
仁康醫院創辦人康義勝,因父親罹患胃潰瘍大量出血,而壯年早逝的遺憾,從小便立下習醫救人的堅定志向,至今近80歲高壽的他,不但鋼筋鐵骨、頭好壯壯,還擁有一口好牙,原來與從小就熱愛運動,大量運動提供充沛的體能,以及童年甘蔗吃到飽所賜。
運蔗五分車成歷史回憶
「噹!噹!噹!噹!」平交道的手動柵欄緩緩降下,看柵工揮著紅旗指揮交通,一旁圍觀、追火車的鐵道迷哥迷妹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相機、手機,等著全台唯一還在行駛的運蔗五分車,緩緩駛入鏡頭。
上述的情景,把現代台灣年輕一輩「追火車」鐵道迷們,描繪得栩栩如生。每年12月到隔年3月,是虎尾糖業鐵道最繁忙的時刻,也只有這段製糖期,馬公厝線一帶,會出現許多追火車迷,等著捕捉擁有百年歷史的五分車身影。
1906年(明治39年)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設立至今,已有115年歷史的台糖虎尾糖廠,現在還遺留著載運甘蔗的五分車,靜靜矗立在糖廠博物館內供民眾參觀。
運蔗糖業鐵路之所以名為「五分車」,是因為其專用鐵道的軌距僅76.2公分,是國際標準鐵軌的一半,所以大家都習慣稱它為五分車。
早年台灣糖業全盛時期,台糖小火車鐵道有1萬多公里,雖然現在全台還有雲林虎尾、台南善化兩家糖廠有製糖,但用五分車載運甘蔗路段,只剩虎尾到褒忠約16公里這段馬公厝線,而台南善化糖廠都以大貨車載運為主。
雲林縣政府全力推動觀光,趁著2021年台灣觀光自行車年,在季節限定的12月到隔年3月,首推「2021追五分車 虎尾甜蜜蜜」行程,由於五分車和高鐵下上交會處在虎尾鎮北溪里,民眾騎上腳踏車,與五分車、高鐵來個「鐵馬、五分車、高鐵『三鐵』同框」,不少鐵道迷就愛捕捉「一慢」(時速30公里的五分車)與「一快」(時速300公里的高鐵),雙方交會就只有短短一瞬間,稍縱即逝,別有一番趣味。
康義勝來自雲林崙背
康義勝說,他不是火車迷,也沒有像時下年輕人那樣熱血追火車,不過,那輛漆著橘色加紅色的德馬車頭,奮力拖著超過五十節車廂的載蔗五分車,以時速16公里的速度慢慢前進,「看它來得好慢好慢,又拖得好長好長,這景象可是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兒時的共同回憶」。
康義勝回憶,每次返鄉時看到虎尾糖廠的煙囪,冒出陣陣白煙,載著甘蔗的五分車「哐當!哐當!」緩緩駛進市區,空氣中飄出淡淡的甘蔗甜香,撲鼻而來,忍不住猛吸一下,就勾起他甜蜜蜜的兒時回憶。
康義勝出生於雲林崙背鄉,崙背鄉緊鄰著虎尾鎮,而虎尾糖廠與新營糖廠、屏東糖廠,並列為當年台糖製糖鼎盛時期的三大廠。康義勝說,當年,崙背鄉也看得到緩緩行駛的五分車,從我們眼前慢慢開,在那個吃不飽的貧乏年代,直接從車上拔一根甘蔗下來咬,就對了。
嘴饞咬甘蔗 練出一口好牙
「小時候三餐僅以番薯籤果腹,根本沒有零用錢可以買零食,嘴饞的時候怎麼辦?大自然就是我們的零食鋪。」康義勝說,那時的鄉間,家家戶戶不是種番石榴、龍眼樹,就是木瓜、楊桃樹,我們這群小夥子,爬牆、爬樹摘點「零食」果腹解饞,是常有的事,其中最愛的,就屬甘蔗了。
康義勝說,甘蔗一般分為紅甘蔗和白甘蔗兩種,白甘蔗外皮綠色,質地粗硬,不適合生吃卻含糖量高,主要用來製糖;至於紅甘蔗則皮色墨紅,莖肉富纖維質,清甜多汁不膩口。從日本時代到光復初期,甘蔗是台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當時為了保護製糖產業,還規定人民不能損害或任意食用白甘蔗。
崙背屬於虎尾糖廠的腹地,栽種的都是白甘蔗。康義勝說,白甘蔗雖然吃起來沒有紅甘蔗那麼可口,但因為它的存在,讓我們每年的身材像吹氣球般,忽胖忽瘦。
康義勝說,家鄉的甘蔗屬春植甘蔗,每年夏天採收季時,不管是田裡順手拔,還是追著甘蔗五分車用長棍硬敲下來,每天甘蔗吃到飽,夏天就是我們瘋狂進行養胖計畫的時候,到了9、10月時,我們的身材果然很明顯圓了一圈。至於1到6月時,因為沒有甘蔗可以吃,好不容易養胖的身體,又會消氣下去,等待著下一次的進補期到來。
除了養肥身體靠甜甜的甘蔗之外,甘蔗其實還有另一項大用處。康義勝說,甘蔗是美味的水果,它的莖硬難咬,想要嚐一口甜蜜果汁,可得大口咬下用力咀嚼,同時,甘蔗中含有大量粗纖維,在吃甘蔗時反覆咀嚼這些纖維,可以把口腔和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及沉積物清除乾淨,而反覆咀嚼甘蔗,也在鍛鍊口腔肌肉,增加咬合及臉部肌肉的力量。
看更多:咀嚼不只保護牙齒!簡單2嘴部+1腹部功法 刺激大腦又顧腸胃
康義勝很驕傲地說,「活到我這把年紀,還能有一口好牙,全拜咬甘蔗所賜」。
◎ 本文摘自/《關懷的力量:康義勝從醫的初心》康義勝.吳佳晉.劉舒恬 著
◎ 圖片來源/釀出版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