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想要山林趣 膝關節不同意!美國研究有效的「養膝」4撇步 比吃補實在

膝關節-膝蓋-養膝運動

李南燕 整理 2025/01/02 11:4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膝關節退化」是走向老化的徵兆,現代人年紀還不算太老,就開始有感覺「膝蓋好像沒從前好」。根據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表示,台灣58歲以上的人口中,每5人就有1人受到影響。女性因內分泌和骨質流失等因素,更容易面臨這個困擾。若能每日從自主運動著手,對改善膝關節功能至關重要!

 

西醫角度看膝關節退化

吳育葳指出,西醫認為,膝關節退化主要是由於關節軟骨磨損,導致骨頭表面異常增生及關節腔變窄,周圍韌帶鬆弛,進而產生疼痛、僵硬、嘎嘎聲和肌肉無力等症狀。除了老年人和停經婦女,運動傷害和體重過重也可能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提早引發退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6大症狀自評膝關節是否老化

吳育葳提到,根據國外研究,如果感覺膝蓋疼痛,並伴隨以下6點中的3點以上,就表示膝關節已出現老化現象

 

  1. 年齡大於50歲。

  2. 早晨起床關節僵硬少於30分鐘。

  3. 膝關節活動時發出聲響。

  4. 膝關節壓痛。 

  5. 膝關節腫大。

  6. 觸摸膝關節無發熱。

 

中醫從滋養肝腎切入

在中醫的觀點,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痹症」範疇。吳育葳解釋,疼痛是由於氣血瘀滯,筋脈受阻所致。隨著年齡增長,肝腎兩臟功能下降,導致肌肉和骨骼營養吸收不佳,關節功能逐漸喪失。因此,有效滋養肝腎,便能延緩關節老化。

看更多:冬季關節痛到寸步難行!中醫教你4實用關節保養祕訣 多吃2湯改善關節僵硬

 

中醫將膝關節炎分為4種類型,依不同類型施以不同處方:

 

  • 行痹:肢體關節有走竄疼痛,痛無定處,治療可用防風、秦艽、葛根等。

  • 痛痹:全身或局部關節疼痛,痛有定處,得熱痛減,治療可用川烏、羌活等。

  • 著痹:肌膚麻木,關節痠痛,下雨天加劇,治療可用薏苡仁、蒼朮等。

  • 熱痹:局部關節紅腫,碰觸疼痛明顯,治療可用黃芩、茵陳蒿、知母、石膏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自主運動伸展 改善膝關節功能

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2022年的治療指引,自主運動對改善膝關節功能至關重要。吳育葳建議,走路、水中運動和騎腳踏車等活動都很好。此外,還可以每天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和肌力訓練,如下列示範圖:

 

1. 伸展腿後肌群:躺在床上,膝蓋伸直,用毛巾繞過腳底,並用雙手將腳往身體方向拉,維持10秒,每天做5~10次。

 

 

2. 訓練股四頭肌:躺在床上,將毛巾捲成柱狀,放在膝窩處,小腿伸直用力壓毛巾,維持10秒,每天做100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3. 平衡協調性訓練:「開眼單足立」和「米字訓練」,可改善患者的功能和步行速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減重和藥物治療

吳育葳強調,維持BMI在24以下,可降低膝關節的壓力,減緩退化的速度。對於急性期的患者,在西醫的治療上,常見使用口服消炎止痛藥,或是進行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等治療。中醫治療上以針灸和按摩穴道,緩解膝關節不適。

 

養膝按壓6穴道

針灸可有效改善膝關節疼痛和功能。吳育葳介紹了6個常見的穴位,如犢鼻、膝眼、鶴頂、陰陵泉、陽陵泉和血海等,在家可自行按摩每天5~10分鐘也能幫助緩解不適。

看更多:冷吱吱的手腳泡熱水有用嗎?中醫追劇良伴「足浴包」艾葉、乾薑、赤芍、桑枝備起來

 

 

藥浴

中藥藥浴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吳育葳表示,可選用疏經通絡、祛風濕、活血化瘀、止痛的藥材,如獨活、羌活、伸筋草、桂枝、赤芍、川芎、艾草、紅花、紅骨蛇等,將藥物放入藥袋中,並放置在能浸泡超過膝蓋高度的水桶中,水溫不超過45度,浸泡每次15分鐘,每周4~5次。

看更多:身體「燃脂力」愈冷愈強大!醫曝泡澡、睡飽都有助減重 還有這4招

 

◎ 圖片來源/馬光中醫診所.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吳育葳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