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師、營養師票選5方法降血糖最有效!餐前多吃1物抑制糖分吸收
血糖值大幅波動會對血管和神經產生負面影響,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要防止餐後血糖飆升該怎麼做?15位日本專家推薦最有效的降血糖方法。
血糖波動大會影響血管
一般認為飯前血糖跟用餐後2小時的血糖差距,不要超過30~60mg/dl才算平穩。血糖波動太大,會令血管承受壓力和損傷,會導致動脈硬化,也會增加心肌梗塞或中風猝死的風險。
看更多:早餐推薦吃什麼?美國營養師大推12種食物 防癌、胰島素阻抗、黃斑部病變
15位日本專家推薦5大降血糖祕方
日本15位醫師及營養師以建議的降血糖飲食習慣評分(最高為10分),選出了5個他們心目中最佳穩血糖方法。
第5位:一日吃足三餐(25分)
參與評選的營養師兼烹飪專家麻生麗美指出,研究表明,不吃早餐,午餐後更容易出現突然高血糖的情況。因為兩餐之間分隔的時間愈長,人體就會更自然從下一餐中吸收更多的營養。
基於同一個原因,以減少用餐次數來限制糖的攝取量,也是個大謬誤。事實是,吃得愈少,每餐後的血糖水平就愈有可能升高。最好是按時進食一日三餐,而晚餐要吃得最清淡。
第4位:睡個好覺控食慾(36分)
睡眠質素不但影響食慾,也會令血糖水平升高!營養師望月理惠子解釋,「睡眠時間和質量欠佳會減慢胰島素作用,增加飢餓素分泌。」而持續的睡眠不足,也會令基礎胰島素分泌減少。她補充,基礎胰島素會在空腹時分泌,幫助維持空腹和睡眠時的血糖穩定。
充足睡眠的作用是協助身體令血糖水平難以上升。另外,睡前大吃大喝也是禁忌,特別是晚上9時後,碳水化合物會更易被身體吸收,並以脂肪的形式儲存。
第3位:吃完飯即動起來(43分)
吃飽休息一下是大錯特錯!專家們的建議是「吃完飯要立即活動」!內科醫師三島涉指出,飯後進行帶氧運動可改善肌肉周圍的血液流動,使葡萄糖更容易被吸收到肌肉中,防止血糖飆高。
選擇輕度的運動會較容易長期實行,如原地踏步或抬起和放下腳跟等。飯後到外面散散步,也是絕佳主意。
看更多:老人早餐吃錯1物恐傷腎!中高齡早餐何時吃最好?護腎控糖這樣吃才對
第2位:細嚼慢嚥(43分)
「慢慢吃」的重要性跟「飯後運動」一樣。秋津壽男醫師強調,吃得快是血糖飆升高主要因素。因為食物中的醣類消化吸收愈快,血糖上升速度也就愈快。
大多數參與評分的專家都認定「慢慢咀嚼」對餐後血糖穩定極為重要,讓食物緩慢被消化是關鍵。他們建議,可在餐食中加入高纖蔬菜等耐嚼食物,增加咀嚼時間,也有助產生飽腹感,防止暴飲暴食。
第1位:餐前吃蔬菜(87分)
以蔬菜作為一餐的開始,遠遠拋離其他選項,成為專家們的穩血糖飲食首選。醫學博士福田千晶解釋:先進入體內的膳食纖維,會吸收部分後來進食的糖分並排出體外。先吃蔬菜,對抑制糖分的消化和吸收有更大的效果。
糖尿病專家片山隆司也提供建議給血糖已處於高水平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透過三餐先吃蔬菜,大大降低餐後血糖水平突然大幅上升風險;不過根莖類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因此葉菜類最好,另外蘑菇和海藻也有相同效果。
看更多:早餐別只顧蛋白質!每天第一餐「多加2樣」降膽固醇 腸道順暢100%
更多內容:記憶力|加工食品不只致肥更會損害記憶力 三類食物可降影響!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