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過年吃太爽,免疫系統大當機誘發過敏?醫師籲:快來做這個

生活情報組企編 報導 2025/02/05 08: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開工了!你的心跟胃,都還沒收回來嗎?過年親友相聚,難免大魚大肉、零嘴甜點不忌口,伴隨而來的卻是鼻子癢、皮膚紅,喉嚨不舒服的狀況也變多;有些人開始出現腸胃不適、皮膚過敏,甚或整個人疲勞、無精打采的樣態?你以為只是收假症候群,但耳鼻喉科許嘉珊醫師提醒,這些可能都跟「吃太好」有關。

為什麼過年吃得開心,身體卻不開心?

無論是團圓飯桌上最喜歡的大魚大肉、或者聊天追劇的下酒菜零食,一旦攝取過多,無形間就會刺激體內的發炎因子釋放,導致免疫系統過度運作。耳鼻喉科許嘉珊醫師日前在節目《挖健康》中就分享四大地雷食物,最容易引起身體的過敏反應,包含:高糖分及多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或飲料、麩質含量高的麵包、餅乾、蛋糕等、高脂肪的紅肉與加工肉類以及酒精飲料。不只食物本身的影響,過年期間生活作息的改變,如熬夜、飲酒過量、蔬果攝取不足,也會影響腸道健康。而腸道作為免疫系統的「大本營」,當腸道菌叢失衡、屏障受損,身體對外來過敏原的耐受度降低,自然就會導致各種過敏反應加劇。

過敏體質能改善嗎?關鍵就在「功能醫學」

許多人以為過敏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但其實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結果,若能找出影響免疫平衡的原因,就能從根本調整體質,減少過敏發生。耳鼻喉科許嘉珊醫師進一步解釋,近期越來越多人接觸的新健康趨勢——「功能醫學」,有別於傳統的檢查是找疾病,功能醫學則是透過科學化檢測,找出導致過敏的根本原因,並透過飲食、營養補充、腸道健康管理等方式改善免疫平衡,協助你找回健康!
因此,要想真正改善過敏,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功能醫學就有提供一系列的檢測步驟,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過敏源頭,而不只是壓制症狀。包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檢測腸道健康,找出發炎根源
腸道是免疫系統的核心,當腸道健康受到影響,過敏反應也會加重!透過糞便檢測來評估腸道菌叢平衡、消化功能是否異常,以及是否有「腸漏症」的問題。

*腸漏症指的是腸道屏障受損,讓未完全消化的食物顆粒、細菌等進入血液,引發慢性發炎與過敏反應。

2. 組織胺耐受性評估,確認身體的「過敏閥值」
組織胺是身體對抗過敏時釋放的化學物質,但若體內的「DAO酵素」活性不足,就無法有效分解組織胺,導致過敏症狀發作。透過功能醫學的血液與糞便檢測,可以評估DAO酵素活性,確認身體是否有組織胺不耐的問題,進一步規劃適合的飲食與營養補充方案。

3. 找出隱藏的食物過敏原
有些人即使沒有立即的過敏反應,但某些食物仍會引發「食物敏感」,俗稱慢性食物過敏,讓身體持續發炎。透過IgG4檢測,可以篩檢出哪些食物可能造成食物敏感,讓個案可在飲食規劃上做出適當調整。

除了要避開過敏原,醫師也推薦這些食物可以適量攝取,幫助降低發炎,減少過敏反應:
鮭魚、鯖魚、秋刀魚:富含Omega-3脂肪酸,能減少促發炎因子的生成。
綠茶、黑巧克力、橄欖油:內含多酚,有助於中和自由基,降低發炎反應。
芭樂、柑橘類水果:天然維生素C來源,能幫助降低組織胺的釋放。
綠葉蔬菜(菠菜、地瓜葉):含有鎂與葉酸,能調節免疫功能,減少過敏症狀。
蔥、薑、蒜:天然的抗發炎成分,有助於抑制過敏反應。

真實案例:調整飲食,一個月內改善過敏困擾

從根本了解自己,調整生活作息與飲食,維持腸道健康,是降低過敏體質的重要步驟,也是功能醫學最根本的宗旨。許嘉珊醫師也分享自己的門診案例:一位年輕男性長期飽受脹氣、消化不良與皮膚濕疹的困擾,跑了好多科別始終沒有真正改善;後來透過功能醫學檢測,才發現他有腸道發炎、菌叢失衡的問題,並對麩質和奶類食物敏感。經過飲食調整,避開特定過敏原,並補充營養素來修復腸道健康後,短短一個月便大幅改善脹氣問題,皮膚濕疹也減少了,還達成他想要增肌的目標。這正是功能醫學的力量——透過科學化檢測與個人化調整,真正從根源改善體質。

享受快樂人生,美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快朵頤後,要懂得幫助身體恢復平衡。功能醫學是一種「長期的健康管理」,幫助我們打造更穩定的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讓有過敏體質的人也可以擁抱更好的生活品質。與其年年受過敏困擾,不如從現在開始調整飲食與生活方式,並透過功能醫學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方案吧!
想要健康存好本,預防就要有所本:https://bit.ly/48b6KCR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