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第一杯水別喝錯!這樣喝預防血管阻塞、穩血壓 純水喝太多危險

中醫師王大元指出,很多女性在上班時水喝很少,但觸診後卻發現全身水腫明顯。這也讓許多人對中西醫的建議感到困惑,「西醫叫我要多喝水,但中醫說我身體過濕,我該聽誰的?」什麼時候喝水最健康?早上第一杯水別喝錯!
西醫建議多喝水是因為血管內水分不足
王大元解釋,西醫建議多喝水是因為血管內的血量太少,血液濃稠度過高,需要補充水分。而中醫所說的「濕氣重」,並不是指血管內的水分過多,而是身體周邊組織回收水分的力量不夠,也就是身體的陽氣不足,運化功能不好,導致水分累積在周邊組織內,容易出現四肢水腫的情況。
看更多:怎麼判斷自己水腫了?水腫可能是心肝腎警訊 醫推「三豆飲」消腫補腎
早上第一杯水別用果汁咖啡取代
王大元提醒,早上第一杯水千萬別用果汁、咖啡等飲品取代,尤其如果在炎熱天氣,很多人會吃西瓜、芒果、荔枝等富含水分的水果或鮮果汁,雖然有很多水分,但同時也含有許多糖分,不僅不能解渴,反而會讓人愈吃愈渴,愈喝愈腫。
看更多:這種飲品竟能防阿茲海默症!咖啡因與失智症有關?最新研究揭驚人發現
起床後喝300c.c.溫開水 有助穩定身體機能
王大元建議,起床後可以喝300c.c.溫開水,因為在睡眠期間身體仍會不斷流失水分,起床後喝水不僅能幫助身體解渴、穩定血壓,刺激腸胃蠕動,也可以預防血管阻塞。
一般建議每日飲水約2000~2500c.c.,除非需要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下,否則原則上不建議超過4000c.c.。王大元也提醒,攝入過多的「純水」,反而可能導致身體浮腫、高血壓、低血鈉症,甚至是神智不清、昏迷。
每天該怎麼喝水?8~10次分次補充最有效
對於喝水方式,王大元建議以「緩慢、少量、多次」的方式補充水分,讓細胞能夠充分吸收;緩慢喝水還能穩定情緒、平撫壓力、抑制食慾,對自律神經的調節也有幫助。大家可以將每日的飲水量分成8~10次,每次200~250c.c.飲用,而不是「一次喝完2000c.c.」,因為一次灌入太多水,只會加快排尿的速度,水分立刻流失而沒有足夠時間送到身體各處。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大元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