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內臟脂肪過多恐引爆「1癌」危機!專家教你2招降低罹患脂肪肝風險

梁萱琪 整理 2025/03/12 16:3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現代人因久坐、高熱量飲食等狀況,導致內臟脂肪快速堆積,最終被「脂肪肝」纏身。想避免內臟脂肪引爆健康危機,專家建議,可透過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等方法,來維護自身健康,即使是外表很瘦的人,也有可能有內臟脂肪過多的危機,不要因為體型,就放鬆戒心。

 

台灣約有7成的40歲成年人 有脂肪肝問題

適量的內臟脂肪有助於保護器官、提供支撐並供給能量,但若內臟脂肪過量,就會嚴重影響健康。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指出,台灣40歲以上的成年人,約有70%以上有脂肪肝問題,從輕微到中重度都有,而脂肪肝通常是糖尿病或相關代謝症候群的重要指標之一,也是未來心血管疾病和肝癌的風險因子。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39歲《花邊教主》女星暴瘦驚傳死!肝病換肝也救不回 醫籲小心7原因肝不保

 

內臟脂肪暴增 當心罹癌機率也暴增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莊蕙瑄提醒,即使外表很瘦的人,也有可能因為內臟脂肪過多而面臨健康危機,過多的內臟脂肪會干擾內分泌功能,引發慢性發炎,進而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風險。

 

高醫岡山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謝明彥也提到,當內臟脂肪累積過多在肝臟,不僅會造成脂肪肝和肝臟發炎,長久下來還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出現肝癌危機。

看更多:減重救三高!婦用「這方法」1年減20公斤 脂肪肝、西藥雙降

 

想減少內臟脂肪 生活方式調整是關鍵

彰濱秀傳醫院外科部主任林建華提到,想有效減少內臟脂肪,調整生活方式是關鍵。最好避免攝取高糖、高脂肪、反式脂肪及加工食品,並多攝取原型食物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穀類、水果和蔬菜等。

 

除了飲食,增加運動量也很重要,長時間的靜態生活會讓脂肪囤積,所以一定要提高活動量,建議以一周為標準,若能夠運動3次,每一次大概30分鐘以上,就可降低脂肪肝風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減重很難?3種「易胖體質」曝!飲食生活運動調理 中醫師開處方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