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要跑步!研究驚人發現「這些小動作」就能降失智風險41%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增加身體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令人驚喜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即使是「動一點點」,也能顯著降低失智風險。
動一點就有差!少量運動就能讓大腦更年輕
防失智動起來就對了!一森診所記憶健腦中心總監、神經科專科醫師王培寧指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發表在《美國醫學主任協會雜誌》上的最新研究發現,少量的運動也能顯著降低失智症的風險。這項研究分析了近9萬名參與者的數據,結果顯示,每周運動1~34.9分鐘的人群,失智症風險就能降低約41%,運動量愈大,風險降低的幅度也愈多!
研究團隊將參與者依每周運動時間分為不同組別,發現運動時間愈長,失智症風險降低的幅度愈大。每周運動35~69.9分鐘的人,失智症風險降低60%;每周運動70~139.9分鐘的人,風險降低63%;而每周運動140分鐘以上的人,失智症風險更是大幅降低了69%。
看更多:劍橋研究100萬例失智症驚人發現:這5種常見藥竟能防失智 1藥恐傷腦
不必跑步健身!打掃、煮飯、洗碗也能護大腦
王培寧也強調,這項研究中的「運動」定義並不侷限於跑步、健身等正式運動,還包括了快走、打掃、園藝、烹飪、洗碗等日常活動。這意味著,只要讓身體動起來,就能對大腦健康產生正面的影響,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看更多:超慢跑防失智!站立蹲坐也有效 每天幾分鐘就能活化大腦
體弱長者也能藉由低度運動降失智風險
研究還特別指出,即使是體弱或接近體弱的長者,也能透過低量的運動來降低失智症風險。這個發現為那些無法進行高強度運動的人帶來了希望,讓他們知道,即使身體狀況不佳,也能透過適度的運動來保護大腦健康。
王培寧表示,雖然目前還不清楚,預防失智症所需的最低運動量是多少,但這項研究強調了「有動,總比沒動好」的觀念。她鼓勵民眾,即使每天只有5分鐘的運動時間,也比完全不動來得好,關鍵是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讓身體保持活躍的狀態。
看更多:台灣特有基因提早引發腦病變!這族群48歲就要預防腦中風、失智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培寧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