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有「3種人」五十肩發病率更高!醫揭露預防五十肩靠4招 別錯過黃金治療期

梁萱琪 整理 2025/03/26 16:1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在台灣,每100人中就有25人罹患五十肩,而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發病率更高。醫師提醒,五十肩的病因多樣,有些與受傷有關,有些與糖尿病相關,但多數沒有特定原因。

 

「五十肩」是怎麼產生的?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洪志凱表示,五十肩在過去的學術上被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通常會認為與沾黏有關,但隨著五十肩逐漸擴散,有人發現,有些患者是因受傷導致,有些則與糖尿病有關,但多數是沒有特定原因,就突然產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五十肩手「不舉」超痛!醫勸務必做好復健動作 以免痛更久

 

肩關節疾病發生率 會隨年齡增加

肩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因此容易受到各種傷害。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耀元指出,根據統計,肩關節發生疾病的機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在高齡族群中,旋轉肌腱撕裂的發生比率甚至超過一半,常見的肩關節疾病包括肩峰撞擊症候群、旋轉肌腱傷、反覆的肩關節脫臼以及肩關節炎。

 

如何預防五十肩?

彰化秀傳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陳威仁強調,預防以及保健,對於改善五十肩來說,十分重要。常見的方式包括維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駝背以及圓肩;平常可以增加旋轉肌腱的肌力,例如用彈力帶做內旋以及外旋的訓練;避免長時間重複同一個動作,讓肌肉過度疲勞;如果有肩關節不適時,可以提早就醫,讓醫師做正確的診斷,並討論後續的治療。

看更多:肩痛超過2周別拖!她誤當五十肩,醫師一查驚見「真正元凶」

 

五十肩的分期與治療

五十肩依據病程可分為急性疼痛期、冰凍期及解凍期。高雄秀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王登冠表示,患者在前半年左右的第一階段,會產生肩膀疼痛,但關節活動可能還沒有受到太大的限制,進入第二階段的冰凍期,疼痛稍微減緩,但肩膀的活動受限,如果不做任何處置,通常需要兩年左右才有機會緩解。

 

在疼痛急性期時,若病人活動過於受限,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或是疼痛難耐,進而影響睡眠,可在醫師建議下接受積極性治療,以緩解疼痛和改善功能受限為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及早治療沾黏問題 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

張耀元提醒,沾黏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如果放著不管或自己買藥,沒有做確實的治療,肩膀沾黏會越來越嚴重,未來可能越難治療,錯過黃金治療期。此外,因為肩膀疼痛,活動關節活動不佳,也會加重症狀。醫師呼籲,若出現輕微肩部不適,應儘早改善姿勢並適量伸展,以降低發生誤時間風險。

看更多:一抬手就痛?醫師狂推9個神動作 肩膀不再卡卡!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TVBS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