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力推「這類運動」是長壽跑法 每天輕鬆做30分鐘逆齡抗老 控糖又強心!

醫界專家愈來愈能看到「超慢跑」對人體代謝的好,尤其在家裡就可以原地跑,上班期間有零碎時間也能在樓梯間小跑一下,而且能分段進行,累加為一日運動時間。正因為方便自由,這項介於走路與跑步之間的運動,已經愈來愈普及。
專家表示,尤其超慢跑屬於低強度、低衝擊,不喘不累,可以持續長時間的有氧運動,不僅能提升心肺耐力,更能避免高強度運動帶來的關節負擔與運動傷害風險。
從事醫療工作者也這樣跑
熱衷馬拉松與超慢跑的謝宇軒表示,長期運動讓他身體狀況良好、精神飽滿,各項健康指標都維持在標準範圍內。回想過去運動較少的日子,經常感到沒力、精神差,而這幾年透過規律運動,即使年紀增長,仍能感受到精神煥發、罹病機率降低。
台北亞緻整形外科診所院長王祥亞也與謝宇軒一同跑步,親身體驗到跑步的益處。他表示,透過跑步使體重維持在約60公斤,精神與睡眠品質也明顯提升。王祥亞說:「做事情更有精神,睡眠變好,抽血數據也都非常標準。」
掌握長壽跑法要領
東元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張耀元表示,「長壽跑法」的目標在於延年益壽、預防慢性病。他建議,將心率控制在最大心跳的五~七成,每周跑步三~五次,維持高頻率但低負荷的運動模式。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姿綺認為,運動不必一次完成30分鐘,也可拆分為3次10分鐘,或2次15分鐘進行,累積運動量同樣有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周應進行150~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15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藉此強化心肺功能、控制體重並降低慢性病風險。
看更多:運動模式集中假日當「周末戰士」好 還是分散在周間?專家曝不能少於這天數
超慢跑的多重健康效益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興分院院長林傳朝指出,超慢跑雖然速度不快,但步伐小、動作穩定,對於久坐族群而言是一種友善且有效的運動選擇。彰化秀傳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李俊毅則表示,超慢跑對年輕人也有幫助,能改善因長期久坐或久站造成的肌肉張力不平衡,並緩解頸部與腰部痠痛。
看更多:超慢跑燃燒脂肪快2倍!能抗老、強心、控糖 啟動關鍵抗老基因
高醫大運動醫學系教授朱奕華提到,相關研究已證實長時間有氧運動可穩定血糖、降低血壓的正面效果。至於選擇在室內跑步的民眾,彰濱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蕭立偉提醒,務必穿著軟底運動鞋,降低腳部衝擊。
醫師呼籲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張耀元強調,適當運動不僅能預防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謝疾病,也有助改善情緒與睡眠,同時維持肌力與骨骼強度,最終達到延年益壽的目標。他呼籲,民眾從現在開始建立運動習慣,透過規律進行如超慢跑等低強度有氧運動,除了強化心肺、穩定血糖之外,更可有效延緩老化、提升生活品質。
看更多:他73歲超慢跑了13個月 糖化血色素穩穩控 前、後這樣做更有用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