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2025小滿節氣:食物養生、詩詞、當令水果、最強開運法一次看

小滿-節氣-養生-開運

顧詩蓓 報導 2025/05/13 18:0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目錄
1.
小滿是什麼?2025年小滿時間與由來
2.
小滿節氣習俗與詩詞文化
3.
小滿當令食物與開運飲食建議
4.
小滿節氣養生建議
5.
小滿開運:提升運勢怎麼做?這4生肖要特別注意
6.
小滿節氣與現代生活:衣著、環境與運動建議
7.
小滿節氣常見問題

小滿是春夏交接的重要節氣,是養生、調理體質的黃金時機。小滿該吃什麼、怎麼養生、如何開運都大有學問,一次看懂小滿節氣的重點。

 

小滿是什麼?2025年小滿時間與由來

二十四節氣不只是農事指標,更是生活節奏的提醒,「小滿」正是夏季的重要轉折。每年5月,當天氣開始濕熱、午後雷陣雨頻繁,就是「小滿」的時節。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夏天的第二個節氣。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小滿節氣時間:2025年落在哪一天?

2025年小滿落在5月21日。接在立夏節氣過後,小滿標誌著夏季正式展開,農作物逐漸飽滿、降雨量增多,氣候也邁入悶熱潮濕的階段。

看更多:2025農曆五月生肖運勢:虎羊狗諸事大吉!十二生肖宜忌完整解析

 

另外,根據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顯示,若小滿這一天,農曆對應上4月26日,會是「神農大帝誕辰」。神農大帝,即古炎帝神農氏,因傳說中教民務農、親嚐百草為民治病,長久以來備受農民與藥界敬仰。每逢誕辰,民間會舉辦進香祈福、趕廟會等活動,藉此感念其恩德,祈求五穀豐登、闔家平安。

 

節氣名稱的意義:為什麼叫「小滿」?小滿不代表直接收成

你知道為什麼這個節氣叫做「小滿」嗎?其實,這名字背後藏著對農作物的觀察與生活智慧。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說明,每年這時候,太陽直射位置慢慢往北移,陽光也越來越接近台灣,代表春天真的走了,夏天正式登場。台灣農業故事館指出,此時稻田裡的稻米開始結穗,禾稻上的稻榖開始有一點「小滿」的感覺,再過一陣子農夫就可以開始收成,因此稱這個時節為「小滿」,意思就是「小小的收穫已經開始了,但還沒到最滿的時候」。

 

這時天氣會變得又熱又濕,日照拉長,農田的水可不能少,該灌溉的時候就要趕緊補水。好在每年這個時候,台灣常有雷陣雨和梅雨,剛好幫忙澆灌作物,順便降降溫。也因此,民間有句諺語:「小滿梅雨在本島,種植花木接成寶」,意思是這段期間雨水充足,正適合種樹造林。不過,雨水多了也不是完全沒煩惱。如果農田水排不出去,積水太久反而會讓植物爛根,農夫們可是得隨時注意田裡的情況才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小滿與芒種有何差異?農事與氣候節點解說

小滿和芒種都是夏季的重要節氣,但兩者的氣候特徵與農事重點並不相同。小滿是夏季的起頭、萬物初熟;芒種則是炎夏的開始、農事正忙,節奏也更加緊湊。

 

「小滿」是在5月下旬,這時作物開始結穗但還沒完全成熟,屬於初步收穫的時期,天氣轉為濕熱,梅雨也正逐漸增多。農民需特別注意農田的水分管理,以防過濕造成爛根。

 

而「芒種」則是進入真正農忙高峰的節氣,代表著稻穗長出細芒、可收成成「種」,因此得名。農業知識入口網資料顯示,這時氣溫更高、日照更強,梅雨季逐漸結束,天氣開始轉乾,午後雷陣雨成為主流。農夫們會忙著播種夏季作物、收割早期作物,也開始準備因應高溫日曬的挑戰。此外,「芒種」時節也是端午節前後,許多民俗活動如包粽子、插艾草、划龍舟都在這段期間登場,生活氣息濃厚。

看更多:節氣「芒種」忙什麼?吃酸味排毒保肝 做1事可養生 這樣做催旺文昌

 

小滿節氣習俗與詩詞文化

小滿不只是農忙時節,更蘊藏著豐富的民俗智慧與詩意生活感。從古人的祭祀活動、生活諺語,到詩人筆下的田園風光,小滿既是節氣,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縮影。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小滿俗諺解析:「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是什麼意思?

「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句農諺,其實說的就是水田灌溉的眉角。過去農業社會,小滿節氣時正值水稻灌溉的關鍵期,田裡的水量是否「滿」很重要。如果小滿時期田裡蓄水不足,土地容易乾裂,後續不論是栽插秧苗、還是其他農事,都會變得很麻煩。

 

若要一句話解釋則是:「小滿要先顧好水,芒種才不會忙到焦頭爛額。因為到了芒種,氣溫更高、雨水變少,若沒提前做好準備,田地乾掉了也沒辦法補救。」雖然現在多是機械化農業,但這句話還是提醒著我們「順應節氣、提早準備」,是農作收成的關鍵。

 

傳統民俗活動:祈蠶、祭車神、祭倉神,都是為了豐收

小滿這個節氣,從古早開始就是跟「農忙」密不可分的時候。因為稻穗逐漸結實、蠶繭開始收成,人們也會舉行許多祭祀活動,來感謝大地、祈求好收成。常見的有這幾項:

 

  1. 祈蠶:祭祀蠶神,祈求蠶繭豐收。古時候養蠶是非常重要的產業,蠶繭不只做成絲綢,更代表農家的經濟收入。
  2. 祭車神:農忙時期農具最怕壞掉,所以會祭祀「車神」,祈求耕田的牛隻、農具順利平安。
  3. 祭倉神:農作物有了收成,還要能順利存放,所以小滿時節也會祭拜倉神,祈願五穀豐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這些活動展現了對自然與農業的敬畏。雖然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真的舉行這些儀式,但這些民俗傳統,仍然是節氣文化中很有意思的一環。

 

小滿詩詞賞析:用詩句感受節氣的美

小滿不只是農忙的開始,也是古人感受自然變化、寄情詩詞的重要時刻。雖然小滿不像春節、端午那樣熱鬧,但細膩的氣候變化、田園風光,反而讓詩人們寫下許多耐人尋味的作品。

 

最常被提到的詩,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小滿》,他在詩中寫道:「夜鶴聲中雨滿川,早禾將熟未成熟。」

 

詩中描繪了小滿時節的田野風景:夜裡傳來鶴鳴,雨水灌溉著河川,田裡的早稻逐漸結實,但還沒完全成熟。正是「小滿」這個節氣名字最直接的意象。

 

小滿當令食物與開運飲食建議

小滿時節,氣溫漸熱、濕氣漸重,懂得吃對食物、順勢調理,不只能養生防暑,還能為接下來的盛夏打好底子。

 

小滿吃什麼?推薦當季蔬菜與水果

節氣小滿會推薦哪些當季蔬菜與水果?5月當令蔬果豐富,這些食材可幫助調節濕熱、增強代謝力,是小滿時節的重要養生選擇。特別推薦:

 

  1. 枇杷:潤肺止咳、清熱解暑。
  2. 哈密瓜香瓜:水分充足,解渴降溫。
  3. 苦瓜:祛濕退火、降血糖。
  4. 蓮藕、絲瓜:健脾利濕、促進代謝。

看更多:5月當季水果:枇杷止咳、火龍果解便祕 5水果營養功效和禁忌

 

此外,台北市聯醫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也表示,這個時候可以大致看出今年農作物收成的好壞,也提醒我們身體要開始因應夏季的濕熱變化。天氣變熱又潮濕,午後雷陣雨成了日常,飲食上不僅要降火氣,還得祛除體內濕氣。他建議,平時可以多吃綠豆、薏仁、冬瓜、絲瓜、黃瓜、胡蘿蔔這類清熱利濕的當季食材,幫助身體更舒服地度過這段悶熱潮濕的日子。

 

吃苦當吃補?小滿「吃苦菜」

小滿還有個特別的植物代表就是「苦菜」。《逸周書.時訓解》裡提到:「小滿之日,苦菜秀」,意思是這時苦菜長得最茂盛。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說明,苦菜是中國人最早吃的野菜之一,傳說王寶釧苦守寒窯18年,就是靠苦菜過活。中醫也說,適量吃點苦味食物能「養心氣」,有助於夏季養生。小滿時節來盤苦菜料理,不只是清熱去火,更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防病小智慧。

 

選對當季食材,搭配簡單清爽的料理,是這段時期最實在的養生法。以下兩道料理,正好能順應小滿的氣候變化,輕鬆達到降火祛濕、補水調理的效果。

 

適合小滿的料理推薦1:「日式和風蔬果沙拉」有助清爽降火、鉀鈉平衡

中醫師黃上邦建議,小滿時節可以多吃些瓜果類蔬菜,像是黃瓜、番茄、玉米筍、絲瓜,這些高水分、高鉀食材,能幫助身體降火解熱、利尿祛濕,同時調節鉀鈉平衡。不過,體質虛寒或腸胃功能較弱者還是要酌量攝取。這道沙拉製作簡單、口感清爽,適合炎熱潮濕的天氣,能幫助身體補水降溫、調整循環。

 

【材料】

番茄適量、黃瓜1條、玉米筍數支、紫甘藍適量、豌豆苗一小把、生菜適量、和風醬適量。除此之外,還可準備:葡萄乾、腰果、醃漬桃子(可依個人喜好添加)。

 

【作法】

  1. 將番茄、黃瓜、玉米筍、紫甘藍、豌豆苗、生菜洗淨瀝乾。
  2. 燒一鍋水,加少許鹽,將生菜汆燙約1分鐘,撈起瀝乾。
  3. 將所有食材放入大碗,加入葡萄乾、腰果、醃漬桃子點綴。淋上適量和風醬拌勻即可。

 

適合小滿的料理推薦2:「小滿養生薏仁飯」有助祛濕消腫、輕盈無負擔

中醫師吳宛容指出,小滿時節濕氣重,薏仁是經典的祛濕食材,不僅能促進體內水分與血液代謝,還有助於改善水腫、濕疹、皮膚粗糙等問題。簡單煮一碗薏仁飯,就能達到日常養生的效果。而以下這道「薏仁飯」口感飽滿清爽,不僅能祛濕消腫,還有飽足感,適合悶熱天氣下,作為輕食又養生的日常選擇。

看更多:薏仁功效降血脂?薏仁熱量與禁忌一次看

 

【材料】

小薏仁1杯米量、白米1杯米量。

 

【作法】

  1. 小薏仁先泡水6至8小時。
  2. 將泡好的薏仁與白米,依1:1比例放入內鍋。
  3. 加入2杯水(小薏仁與白米各1杯水量)。
  4. 放入電鍋蒸煮,跳起來即可食用。

 

小滿節氣養生建議

民俗與中醫皆強調「順應節氣、調養體質」,小滿的養生關鍵在於養心氣、祛濕氣、健脾胃。無論是從飲食選擇、生活作息到日常茶飲,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能讓身體輕盈過夏、平穩度節。

 

小滿節氣天氣變化與健康影響

小滿後氣候濕熱,易出現身體倦怠、脾胃濕滯、水腫等不適,應特別注意消化與心血管保養。

 

小滿養心又祛濕,三招飲食調體質

小滿濕熱上身?這樣吃降火又護腸胃,黃上邦分享以下飲食小撇步:

 

  1. 苦降火,平衡心氣:進入初夏,心火易旺,可適量食用苦瓜、茼蒿、芥菜等苦味食材,有助於清熱降火、養心安神。
  2. 薑食健脾,保護腸胃:濕熱天氣腸胃負擔加重,脾胃功能較弱者可在日常料理中適量加入薑,幫助溫中散寒、健脾養胃。
  3. 清熱祛濕,避冷飲多溫茶:小滿時節應避免過量冷飲,以免濕氣滯留、陽氣受損。建議多喝溫潤茶飲,幫助身體排濕調理。

 

推薦飲品:荷葉茶、薏仁水、決明子茶

小滿時節濕熱加重,身體容易出現水腫、疲憊、食慾不振等情況,這時選對飲品,有助於調節體內循環、祛濕降火,讓身體輕盈舒暢。

 

荷葉茶被認為有助於去油解膩、促進代謝,特別適合天氣悶熱、容易倦怠的時候飲用;薏仁水則是經典的祛濕聖品,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感,對於濕氣重、體質容易「濕重黏膩」的人特別有幫助;決明子茶性味甘涼,有清肝明目、潤腸通便的效果,也能幫助降火氣、調節腸道健康。

看更多:決明子明目通便助減肥! 決明子茶可以當水喝嗎?副作用、禁忌看過來

 

小滿開運:提升運勢怎麼做?這4生肖要特別注意

小滿時節該如何開運?哪些生肖特別要留意?民俗專家楊登嵙指出,這段時間除了養生,開運細節也藏在日常生活裡。

 

小滿節氣象徵著「小得盈滿」,正是調整步調、為接下來的盛夏做準備的時機。楊登嵙說明,傳統習俗上,小滿開運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吃苦」。苦味入心,適量食用苦瓜、筍、秋葵等苦味蔬菜,能幫助清心降火、穩定氣場,也是古人順應天時、調理身心的智慧。

 

從開運角度來看,小滿這段時間特別要提醒生肖屬虎、馬、羊、豬的民眾,天氣濕熱易動肝火,飲食上應避免辛辣油膩,戒吃生冷食物,以防病從口入。同時作息規律、情緒穩定,才能避免過勞帶來的失眠、多夢、精神不濟。

 

除了「吃苦」之外,也可以適度攝取酸味食材如檸檬、梅子,幫助收斂心氣、調和身體內熱。這些看似平凡的飲食習慣,其實都是貼身的開運小法門。楊登嵙也特別提醒,開運不是求快速見效,而是透過順應節氣、調整日常生活,讓身心達到平衡,自然能迎來好運氣。

 

小滿節氣與現代生活:衣著、環境與運動建議

面對小滿帶來的濕熱氣候,從穿著打扮、居家環境到日常運動,都該適時調整。楊登嵙提供以下建議:

 

濕熱天氣如何穿得舒適不悶熱?

小滿過後天氣愈發濕熱,楊登嵙提供穿著建議,優先以寬鬆、透氣、易排汗為原則。選擇棉、麻、竹纖維等天然材質,能有效幫助散熱、減少悶黏感。

 

特別提醒,別以為「穿得越少越涼」。當外界氣溫高於體溫時,過度裸露反而會讓熱輻射直接作用於皮膚,讓人覺得更熱。衣服的覆蓋率控制在25%上下,搭配淺色系、寬鬆剪裁,反而能更有效隔熱、排汗。

 

保持室內通風、除濕技巧

夏季濕氣重,室內環境若不通風,容易滋生霉菌與病菌,影響健康。保持居家空氣流通,是降低濕氣、提升舒適度的首要工作。

 

建議早晚氣溫較低時開窗換氣,白天則可配合除濕機或冷氣除濕模式,維持室內相對濕度在50~60%較為舒適。貼身衣物、寢具也要勤換洗、曬乾,避免成為細菌、塵蟎的溫床。

看更多:沒有除濕機如何除濕?快試試7個超實用除濕技巧

 

早晨快走、拉筋或超慢跑提升代謝

小滿時節運動講求「適度微汗」,避免過度劇烈流汗傷氣。建議在清晨或傍晚氣溫較舒適時,選擇快走、超慢跑、緩步慢跑、拉筋伸展等溫和運動。

 

特別適合小滿時節的運動還包括太極、瑜伽、簡單徒手操,既能幫助舒展筋骨、提升代謝,又不會因大量流汗耗損體力。記得運動後適量補水,幫助身體調節水分與電解質平衡。

 

小滿節氣常見問題

小滿是什麼意思?

小滿指的是農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象徵收穫初步、適度知足的生活哲學。

 

小滿要吃什麼?

推薦枇杷、哈密瓜、苦瓜等當令蔬果,並多攝取清熱祛濕食材。

 

小滿有哪些節氣習俗?

包括祈蠶、祭車神、祭倉神等與農業相關的祭祀活動。

 

大滿是什麼?有這個節氣嗎?

「大滿」並非24節氣之一,僅為口語對比說法,實際存在的下一節氣是「芒種」。

 

小滿和芒種差在哪裡?

小滿重視作物初熟與灌溉,芒種則是農忙播種與收割的高峰期。

 

小滿雖然不像其他節日那麼熱鬧,卻蘊含著最貼近生活的節氣智慧。順應氣候變化、調整飲食作息,不僅能讓身體輕盈過夏,也是在為自己累積一整年的元氣與好運。

 

※民間習俗,僅供參考。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楊登嵙老師.謝旭東中醫師.黃上邦中醫師.吳宛容中醫師.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農業知識入口網.台灣農業故事館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