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更容易被焦慮纏身!醫教你1呼吸法快速降低焦慮 對抗負面感受

隨著現代生活步調加快,壓力和焦慮已成為許多人常見的心理狀態。尤其是做事仔細、自我要求高的人,特別容易被焦慮煩惱纏身。醫師提醒,容易給自己煩惱的人,若高度壓力或高度焦慮感已是常態,應提醒自己勿過度反應,冷靜應對。
適度焦慮有助保持警覺 過度焦慮恐影響健康
成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宋子萱表示,適度的焦慮能幫助我們保持警覺、提升表現,然而過度焦慮則會影響生活品質與健康,過度焦慮的身體反應包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繃、消化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困擾,以及過度擔憂和恐慌。
放慢做事速度 理智看待問題
北榮精神部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正達表示,對於容易焦躁、心煩氣躁或高度焦慮的人,應適時提醒自己放慢速度、放慢步調,如此才能更理智地看待問題。若仍被高度焦慮感纏身,可嘗試轉移注意力,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像自己最快樂的時刻,例如被最喜歡的收藏品包圍、從事最愛的運動,或回想最近一次在最愛餐廳用餐的畫面。
看更多:一直「這樣喝」咖啡超傷身!營養師揭露咖啡因真相 4方法提神更有效
醫師教你「深呼吸」 快速降低焦慮
彰濱秀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邱伯恩提到,根據統計,現在年輕人中越來越多人有焦慮症狀,甚至每三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出現焦慮、情緒緊繃、睡眠不好,或常常莫名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高全毅建議,面對焦慮時,可以用吸氣4秒、吐氣6秒的方式進行緩慢規律的深呼吸,至少10次以上,這個方法可以讓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快速降低焦慮。
學習面對負面感受 面對焦慮「先慢一點」
李正達提醒,通常面對焦慮時,最基本的心法就是「先慢一點」,一切都從慢開始,先慢下來、深呼吸,想清楚該做什麼事,以及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有壓力感或焦慮時,雖然壓力來源和造成焦慮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學習如何面對這些負面感受、尋找有效的舒緩方式,才能讓自己過得更輕鬆自在。
看更多:誰能不失智?日澳研究:每天喝咖啡、綠茶「這個量」可降失智風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