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芒種節氣:名稱由來、天氣、養生食材和開運禁忌一次看

芒種是24節氣之1,介於「小滿」和「夏至」之間,芒種的名稱由來、與天氣的關係,以及有哪些開運、養生食材,本文整理如下。
芒種節氣是什麼?從意思、由來、讀音看懂芒種含意
教育部的教育百科指出,芒種節氣是除了小滿之外,名稱唯一與農事有關的節氣。
芒種的意思與節氣特性
芒種的名稱與農事有關,古代在中國黃河流域的稻麥在此時已經抽穗結實、長出細芒,顧名思義稱為「芒種」。嘉義縣科學教育中心說明,芒種也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這時在中國華南地區的梅雨季即將結束,天氣逐漸轉為乾熱,經常出現午後雷陣雨。
芒種讀音怎麼念?不是「忙ㄓㄨㄥˇ」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記載,芒種的讀音是「ㄇㄤˊ ㄓㄨㄥˋ」,魏晉南北朝時期編纂的古文經典《昭明文選》〈左思.魏都賦〉記載:「甘荼伊蠢,芒種斯阜。」〈木華.海賦〉記載:「播匪藝之芒種,挺自然之嘉蔬。」當中所說的芒種,指的都是稻麥,而不是種子,因此芒種的「種」讀音不是ㄓㄨㄥˇ。
芒種節氣時間2025/農曆日期
芒種出現的時間在每年的國曆6月5日至7日之間,根據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的曆象表,2025年芒種出現在國曆6月5日下午5點57分,太陽黃經度75度,當天是農曆的5月10日。
芒種的氣候特徵與當日天氣
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平台指出,芒種是農作物種植時間的分界點,是節氣「立夏」之後的第二個節氣,端午節通常就出現在芒種的前後,俗諺說過了端午才能將冬天的衣物和棉被收起來,代表此時時序正式步入夏季,天氣炎熱、梅雨季結束,氣候越來越乾燥。
俗諺說,「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如果芒種當天下雨,代表梅雨會接連下雨下到農曆5月;還有俗諺說「五月龍船北」,代表端午節前後還有吹北風的可能,大約也就是芒種出現的時間點。還有諺語形容「芒種逢雷美亦然,端陽有雨是豐年」,代表芒種時下雨是當年豐收的徵兆。
看更多:2024芒種高溫濕熱易困倦!芒種養生要「吃苦」3湯+4穴清熱解濕不頭暈
芒種習俗與禁忌有哪些?小心財運受影響
民俗專家柯柏成指出,古代在芒種有煮青梅吃的典故,命理專家小孟則指芒種時有以下禁忌,整理如下:
芒種習俗:煮梅防病
命理專家柯柏成指出,《三國演義》第21回寫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說的就是芒種時解盛產的青梅,口味酸澀,必須加熱煮過才能去澀,曹操以青梅煮酒,請劉備入席談論天下大勢,因此芒種時節的開運方法就是將當季盛產的青梅煮過後食用。柯柏成還建議,芒種的開運食材不只有青梅,桑葚的酸味可以入肝,促進排毒。
芒種禁忌1:不要喝太冰
芒種時天氣熱,喝太冰的飲料和冰冷的食物會讓身體感受到冷熱變化大,會頭暈目眩、耳鳴。
芒種禁忌2:不宜吃太多芒果
吃過多的芒果容易濕疹,會讓身體發癢、引起皮膚過敏,不建議吃太多。
芒種禁忌3:不宜洗冷水澡
芒種時節天氣熱,須注意洗澡溫度適中,以免身體受過度刺激容易感冒。
芒種禁忌4:不宜理髮
芒種在古代是忙碌的節氣,古代人不會選在這天理髮,如果在這天理髮,代表未來一年會很清閒、財運減少。
芒種禁忌5:不要浪費米糧
芒種時節稻穗飽滿,準備收割,米飯如果沒吃完,過度浪費容易讓財氣空空。
芒種與端午節的關聯性
芒種和端午節時間相近,端午節出現在農曆5/5,芒種則是國曆6/5~6/7之間,會出現在端午節前後,2025年出現在端午節後5天。
看更多:2025端午節習俗》端午節由來、禁忌、活動、拜拜、天氣一次看
芒種養生這樣吃:去濕解熱料理建議
芒種的天氣恰好是雨季逐漸結束、氣溫漸漸升高,又熱又濕的天氣,需要排濕解熱的食材,介紹如下。
為什麼芒種容易心浮氣躁?中醫助調理
中醫師黃上邦指出,芒種時天氣逐漸炎熱,悶熱的天氣容易讓人心浮氣躁、情緒不安,因此養生應著重心態上保持平靜,不要急躁,建議喝桑葉、茉莉綠茶、玫瑰、荷葉、洛神、石斛、山楂、決明子、甜菊葉一起泡成的養顏茶養生,有助思考清晰。
另一方面,芒種過後天氣越來越濕熱,累積在脾胃會影響身體吸收能力,皮膚也會出問題,所以建議採取清淡飲食搭配規律作息,注意皮膚保濕,避免過度清潔,才能減少皮膚搔癢。
黃上邦表示,進入芒種後,天氣越發濕熱難耐,倘若脾胃出了問題,將直接影響身體的營養吸收,因此飲食應以清淡為主,搭配規律作息,且濕熱的天氣也容易讓皮膚出問題,這時要注意保濕並避免過度清潔,以減少皮膚搔癢狀況發生。
中醫師周宗翰也同意,芒種前後降雨多,應該多吃有助排濕的食物,例如紅豆、薏仁、山藥、茯苓、蓮子等。
芒種節氣當令食物推薦
農業部指出,芒種節氣的當令食物很多,像是西瓜可以清熱、解渴;薏仁可以利濕排水;綠豆有助消暑降火;南瓜和苦瓜可以補中益氣;少量的龍眼乾有助養心安神;芒果剛好也到了開始成熟的產季。
另外,芒種時節在台灣北中南,各有不同的蔬菜正好是產季:
- 北部:蔥、胡瓜。
- 中部:茄子、菜豆、土白菜、薤菜、番薯。
- 南部:薤菜、小白菜、越瓜、大豆。
看更多:「芒種」小心濕疹大爆發!醫點名3水果少吃 預防濕疹發作飲食祕訣
芒種簡單養生食譜:蓮子芡實荷葉粥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芒種時濕氣容易累積在體內,建議吃有助排濕的食材,推薦以下這道「蓮子芡實荷葉粥」,就是幫助排濕、清熱解暑的養生粥品。
材料:蓮子30克、芡實30克、糯米50克、豬肉50克、鮮荷葉3張。
作法:將以上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成粥,放涼即可食用。
芒種節氣常見問題
芒種節氣是什麼意思?
代表稻麥抽穗結實、長出細芒,顧名思義稱為「芒種」。
芒種節氣時間是哪一天?
在每年的國曆6/5~6/7之間,2025年的芒種出現在6月5日下午5點57分。
芒種有哪些節氣習俗?
芒種時可以煮青梅、桑葚吃,而且不宜理髮、不能浪費米糧,以免一整年的財運受影響。
芒種時節該吃什麼?有哪些養生食材?
芒種時適合吃可以解熱、排濕的食材,例如紅豆、薏米、山藥、茯苓、蓮子等。
芒種可以喝冰的嗎?
芒種時節氣溫偏熱,喝太冰或洗冷水澡都會讓身體感受到劇烈的溫度變化,容易產生不適。
芒種為什麼會下雨?
芒種的時間通常在梅雨季後,通常因為高溫帶來的對流旺盛,因此容易出現午後雷陣雨。
芒種出現在端午節前後,是梅雨季過後,天氣步入夏天最明確的節氣,可以讓人明顯感受到天氣轉熱,與農事關係密切,許多作物成熟,準備收成,在養生方式上適合吃的食材大多屬於去濕、解熱,可以多加留意,才能在夏季減少濕熱帶來的不適。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農業部.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館.農業部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嘉義縣科學教育中心.教育部教育百科.周宗翰醫師.黃上邦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