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心悸胸悶以為心臟病,結果問題竟是胃!3種精油紓緩不適

胸悶-心悸-胃心症候群

許佳惠 報導 2025/06/02 16:22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心悸、胸悶,常讓人擔心是心臟出了問題,但有時這些症狀的元兇,其實是「胃」。近來,一位飽受胸悶、心悸困擾數月的38歲女性走進中醫診間,諸多檢查都顯示心臟正常,最後發現她的問題其實是源自消化系統的「胃心症候群」。

 

什麼是胃心症候群

胃心症候群(Gastrocardiac Syndrome),在西醫有時被稱作「Roemheld Syndrome」,是一種由胃腸道脹氣、消化不良或胃部異常引發的心臟類似症狀,例如心悸、胸悶、呼吸不順、甚至暈眩感。這些症狀往往讓患者以為自己罹患心臟病,但實際上是消化系統出了問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從中醫觀點看胃心症候群

賴睿昕中醫師表示,從中醫觀點來看,心與胃同屬「上焦」,氣機流通一旦受阻,就容易出現「氣鬱化火」或「痰濁上擾」的現象。若患者原本就有情緒壓力、飲食不節、作息紊亂等問題,更容易導致氣機壅滯,心胃互擾,進而出現上述症狀。

看更多:專家帶你了解「胃心症候群」!胸悶、心跳快其實跟胃部有關?

 

個案從治心轉向調胃

小雅的舌質淡紅,苔白膩,脈象弦滑,進一步詢問得知,她最近壓力大、飲食不定、晚餐常吃得過飽,還有嚴重的胃脹氣、打嗝等問題。這些症狀與她的心悸胸悶幾乎同時出現,顯示「胃氣上逆」是導致她心症的根本原因。

 

賴睿昕替她開立了以理氣化痰、和胃安神為主的中藥方劑,例如半夏厚朴湯合左金丸加減,重點用藥包括半夏、陳皮、茯苓、黃連、吳茱萸等,搭配針灸治療取內關、膻中、足三里等穴位,幫助她理氣降逆、疏解心胃之間的鬱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中醫治療兩周後心悸明顯改善

治療兩周後,小雅的心悸明顯減輕,胸悶感幾乎消失,睡眠品質也大幅改善。她驚訝地說:「原來一直讓我以為快心臟病發的,其實是我的胃搞的鬼!」

看更多:吃太飽就心悸、胸悶? 中醫師教3招預防胃心症

 

胃心症候群的成因可從心胃不和理解

胃心症候群的成因可以從「心胃不和」來理解。中醫認為「胃為水穀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而「心主血脈,藏神」。若胃氣失和,氣機上逆擾心,則心神不寧、心悸驚慌,甚至胸悶短氣。而長期壓力、情緒抑鬱也容易影響肝氣疏泄,肝氣犯胃,更加劇症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賴睿昕說明,對於症狀背後有痰氣因素的患者,用藥上會著重半夏、厚朴等化痰藥的比例;對於肝胃不和的患者,則會以柴胡、白芍等疏理肝氣,緩解自律神經的用藥為主;對於脾胃虛弱型的患者,黨參、黃耆、桂枝等用量就會加重。臨床上仍本著「有是證、用是藥」的原則,對於患者症狀的背後因素進行治療。患者平常也可用精油按摩,減輕症狀。

看更多:心悸是心臟病?醫:有4警訊快就醫!腸胃、姿勢問題竟會讓心臟亂跳

 

3種精油減輕胃心症狀

  1. 薄荷精油具消化助痛效果
    功效:抗痙攣、助消化、止痛、止吐
    適用症狀:腹脹、消化不良、噁心、腸胃痙攣
  2. 薑精油溫暖腸胃止吐抗炎
    功效:促進消化、溫暖腸胃、止吐、抗炎
    適用症狀:寒性腹瀉、食慾不振、胃痛
    注意事項:可能刺激皮膚,需稀釋
  3. 羅馬洋甘菊精油可舒緩腸胃不適
    功效:抗痙攣、鎮靜、消炎、助眠
    適用症狀:腸躁症、緊張性腸胃不適、兒童腹痛

 

腹部按摩油配方(成人):

  • 基底油(如甜杏仁油)30ml
  • 薄荷精油 3滴 + 薑精油 2滴 + 洋甘菊精油 2滴
  • 順時針方向輕柔按摩腹部,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與舒緩不適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賴睿昕中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