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多吃這一樣,失智風險竟降7成!60歲前記住這幾件事延緩失智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已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議題。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高達7.99%,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失智症意識提升 及早介入至關重要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陳筠靜表示,失智症盛行率上升,可能有一部分是因為大家的意識提升,愈來愈了解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當出現相關症狀時,應尋求正確的醫療協助。這顯示在識能上的成功推廣,也鼓勵大家要多多去早期介入。另一方面,失智人口的持續攀升,意味著每個人都難以迴避這樣的風險。
看更多:WHO失智症研究專家推薦!巧克力、綠茶、紅茶+它 護腦、防神經遭毒害
失智症成因複雜 抗發炎不可或缺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失智症有兩大類原因:膽固醇代謝出問題和神經發炎。這兩者之間存在交互作用,使得失智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因此,如何抗發炎就顯得非常重要。
女性失智風險更高 可能是荷爾蒙變化影響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罹患失智症的人口中,約三分之二為女性,比例遠高於男性,這可能與進入更年期和停經後體內雌激素下降,影響腦部神經運作有關。對此,台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欣達表示,女性荷爾蒙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發炎效果,但有些人在停經後可能出現症候群,導致失眠或其他壓力指數升高。當身體狀況變差時,憂鬱和失眠都有可能增加失智風險。因此,應該從整體角度來評估,而非單純歸因於女性荷爾蒙的下降。
張家銘指出,女性在停經後,荷爾蒙會出現斷崖式的減少,身體難以突然做出調適,因而增加失智風險。然而另一方面,研究顯示,補充荷爾蒙又可能提高乳癌風險,特別是在2023年的一項大型研究中發現,補充荷爾蒙5年以上,乳癌風險會增加26%。
從日常生活預防失智 飲食運動不可少
楊欣達強調,保護腦部的完整性是最重要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維持正常作息,進行規律運動,並積極檢查和早期治療三高問題,以減少心血管疾病和腦部損傷。良好的飲食習慣,如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將阿茲海默症的相對風險降低約7成,並減緩一般高齡者認知功能的退化速度。多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蔬果豆類堅果以及原型食物,都是被推薦的飲食策略。
失智友善社會 給予患者尊重與參與
除了預防,若真的罹患失智症,社會氛圍是否友善也需要被重視。陳筠靜表示,失智症患者希望能被自然地對待,雖然可能需要多一份包容,但沒有人想被當成沒有能力的人;給予他們參與的機會,促進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透過互動,我們會更了解如何與他們相處。
看更多: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面對失智症的挑戰,患者和家人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困境,政府應該提供適當的資源協助,而許多縣市也開始推動失智症友善城市的建設,期望能為失智症患者營造一個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會環境。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