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耳機用錯當心導致「聽力損傷」!醫教你耳機使用5守則 預防耳道發炎風險

梁萱琪 整理 2025/06/17 13:4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耳機」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3C配件,然而不當選擇或使用耳機,可能對聽力造成永久性損傷。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指出,不同類型的耳機對耳朵健康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民眾應了解各種耳機的特性與使用方法,以保護珍貴的聽力。

 

耳罩式耳機較為安全 需注意使用時間

胡皓淳表示,耳罩式耳機是較為安全的選擇之一,因為聲音傳播經過較長距離才到達耳膜,能有效減少直接傷害,若長時間配戴還是會造成耳部悶熱潮濕,提高細菌感染風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且部分較重的耳罩式耳機,還可能導致頸部不適或頭痛,建議使用者每使用12小時,就讓耳朵休息一下,避免將音量調太大,並定期清潔耳罩墊以防細菌孳生。

 

降噪耳機保護聽力 更要留意環境安全

胡皓淳提到,降噪耳機的設計能讓使用者在嘈雜環境中不必調高音量就能聽清內容,大大降低聽力損傷風險。但長時間處於完全降噪環境中,可能引起輕微眩暈或耳壓不適,有些人甚至會產生焦慮感。

 

更重要的是,在公共場所使用降噪耳機時需格外留意安全,因為使用者可能聽不到警示聲或車輛聲,因此建議使用者,最好在安全環境中使用,並定期摘下耳機讓耳朵「回歸現實」。

看更多:女聽旁人說話有聽沒懂 竟是「這種耳機」害大腦喪失功能

 

耳塞式耳機攜帶方便 傷聽力風險較高

胡皓淳警告,耳塞式耳機因體積小、便於攜帶而廣受歡迎,但也更容易造成耳朵聽力受損、耳道發炎風險。耳塞式耳機是將聲波直接傳入內耳,若音量控制不當,極易損傷聽力,且長期使用還可能推擠耳垢深入耳道,造成耳垢堵塞或外耳道炎症。研究顯示,高音量使用耳塞式耳機是年輕人聽力提前衰退的主因之一,使用者應特別注意控制音量和使用時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入耳式耳機音質佳 對耳內壓力更大

胡皓淳提到,入耳式耳機與耳塞式相似但更加深入耳道,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和音質,但它對耳朵的風險更大。除了可能造成聽力損傷外,完全堵塞耳道可能會改變耳內壓力,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耳鳴、聽力下降甚至眩暈。這類耳機還還容易增加耳朵感染風險,尤其是共用時,建議民眾在選購時,最好選擇合適尺寸的耳塞,避免過度插入,使用後讓耳朵休息,並定期消毒清潔。

看更多:降噪耳機戴久更傷聽力?醫師教你「6060法則」保護聽力健康

 

耳機使用5守則 感到不適立刻就醫

胡皓淳提醒,無論選擇哪種耳機,使用者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 控制耳機音量(尤其是旁人能聽到你的音樂,表示音量絕對過大)。
  • 限制耳機使用時間。
  • 定期清潔耳機。
  • 不與他人共用耳機。
  • 在有安全疑慮的場合避免使用耳機。

 

他也強調,如果經常感到耳鳴、聽力下降或耳朵不適,應立即減少耳機使用並諮詢專業醫師,一旦聽力受損就難以復原,因此預防勝於治療。

看更多:注意!無線耳機託運規定必看 她在日本搭機「忽略1件事」當場被攔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胡皓淳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