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早睡早起不一定好?違反生理時鐘更傷身!這種作息方式才健康

羅以容 整理 2025/06/17 15:22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顯示,早起的人相較於夜貓子,擁有更高的幸福感,而這可能與早起的人作息比較容易與社會節奏同步,在不勉強的狀況下起床,更容易感到有活力與幸福。

 

早睡早起符合生理時鐘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皓雲表示,早睡早起其實比較符合人正常的生理時鐘,如果可以做到,對自律神經、血壓控制、血糖波動和荷爾蒙分泌都有幫助,對人整體的健康是有益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賀立婷也提到,研究顯示早睡早起的族群,其心血管風險比晚睡晚起的人低。不過她強調,早睡早起的前提是要有足夠的睡眠品質和時間。

看更多:半夜爬起來吃 吃得比白天更多!醫曝夜食症與這個病超相關

 

逐步調整作息避免睡眠不足

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彗倫建議,如果想要調整作息,例如從凌晨2、3點睡覺,提早到晚上11、12點入睡,一定要逐步調整,避免過於急迫。

 

現代人往往因工作或讀書睡得太晚,如果又必須早起,就容易導致睡眠不足。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主任張楷杰指出,短期的睡眠不足會導致注意力低落,如同酒駕一樣,可能影響交通安全;長期慢性睡眠不足則容易導致身體發炎狀況上升,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看更多:每天多吃這一樣,失智風險竟降7成!60歲前記住這幾件事延緩失智

 

遵循個人生理節奏調整作息

高醫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純瑩提醒,每個人的生理時鐘不盡相同,有些人是早鳥型,有些人則是夜貓子型。如果違反自己的生理時鐘,強迫自己早起,反而可能增加壓力,影響工作表現。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高雄秀傳醫院腎臟科主任蔣恆斌建議,一般來說一天至少要睡滿8小時,最好的時段是晚上10點到早上6點,因為凌晨時段是肝腎等器官修復的時間。

 

早起需建立在充足睡眠基礎上

早起對心理健康、體重控制、心血管機能有諸多好處,但前提是睡眠要充足,且要符合自身的生理節奏。建議採用漸進方式進入早起生活,並透過早晨日光、健康餐與運動,建立穩定且可維持的作息習慣。

 

彰化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文謙建議,要養成規律良好的睡眠時間,在睡前6小時內避免攝取含咖啡因的食物,並在睡前做些放鬆活動,以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賀立婷提醒,早上起床前是最容易中風的時間,與血壓不穩定有關。如果睡眠充足,最好能在晚上10點以前就寢,早起的風險就會降低,甚至對健康有好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勉強早起反而有損健康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皓雲也強調,如果已經熬夜晚睡,卻又勉強自己早起,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除了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下來身體會處於慢性壓力狀態,內分泌系統也會受到影響,可能衍生其他健康問題,所以勉強早起並不見得有幫助。

看更多:醫美牛奶針「舒眠」睡到沒呼吸!食藥署:不能治失眠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