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頭痛吃止痛藥都沒效?恐是「頸因性頭痛」纏身 醫教3策略不用藥也能預防

梁萱琪 整理 2025/06/19 15:2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長期頭痛吃藥都好不了,恐是「頸椎」在發出的警訊!不少人遭受頭痛之苦卻找不出原因,可能是被「頸因性頭痛」纏身,這類頭痛源自頸椎結構異常或神經壓迫,與長時間低頭、姿勢不良或頸部外力損傷有關,但許多患者誤以為是一般偏頭痛,不斷服用止痛藥卻效果有限,實則應從頸椎問題著手治療才好。

 

「頸因性頭痛」有哪些症狀?

復健科醫師王竣平表示,頸因性頭痛與一般頭痛有明顯區別,主要特徵包括單側頭痛且位置固定、疼痛從後頸部向上延伸至頭頂或眼窩周圍、脖子活動時感到僵硬或疼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當壓迫頸部肌肉或關節時,頭痛症狀往往會加劇,且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後,如低頭使用電子產品或睡姿不良,症狀會更為明顯,部分患者還可能伴隨肩頸痠痛、頭暈或噁心等不適。

看更多:口乾一定是乾燥症嗎?婦人常口乾、血壓飆高查不出原因 竟是這問題

 

「生活習慣」是頸因性頭痛的主要元凶

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頸因性頭痛息息相關。王竣平解釋,長時間低頭使用手機或電腦的「低頭族」姿勢,使頸椎長期承受過大壓力,可能導致椎間盤受損或肌肉過度緊繃。

 

此外,久坐、壓力大或睡眠品質差的人容易出現頸部肌肉僵硬或發炎的情況,影響神經傳導進而引發頭痛,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關節退化或錯位、骨刺形成、椎間盤突出等問題也可能影響神經,導致頭痛症狀。

 

改善頸因性頭痛的實用3策略

針對頸因性頭痛,王竣平提供了幾項實用的改善策略:

  • 調整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將螢幕調整至眼睛水平位置,減少頸椎負擔。
  • 每天用熱毛巾熱敷頸部1015分鐘,配合適當按摩可幫助放鬆肌肉,減輕疼痛感。
  • 規律進行的頸部伸展運動,有效減少頸部僵硬與疼痛。

看更多:駝背不只肩頸痠痛!還影響心肺、消化 醫教5招改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正確睡姿與專業治療 才能徹底解決頸因性頭痛

王竣平提醒,睡眠姿勢與枕頭選擇對頸椎健康至關重要,使用符合頸部曲線的枕頭並保持自然仰睡姿勢,可避免頸椎受壓。若頭痛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應尋求復健科或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協助,適當的治療介入能幫助患者徹底擺脫頸因性頭痛的困擾,重拾健康生活品質。

看更多:辦公室燈太亮只能戴鴨舌帽遮光!醫:小心白內障找上門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王竣平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