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線體損傷竟是「自體免疫疾病」隱藏元凶!5招修復粒線體

粒線體是自體免疫疾病源頭?研究發現,粒線體不僅是細胞的能量來源,更可能是許多自體免疫疾病的潛在禍首。醫師指出,當粒線體受損時,容易被免疫系統誤認為外敵,進而引發持續性發炎反應,這種「誤報警報」可能是多種自體免疫疾病的根源。
粒線體損傷:自體免疫疾病的隱藏元凶
新竹初日診所院長家醫科醫師魏士航分享,2024年發表在《Nature》研究顯示,粒線體實際上是一個潛藏的「免疫雷區」。在正常情況下,粒線體被細胞妥善隔離,不會觸發免疫反應。然而,當粒線體遭受損傷、膜破裂或壓力過大時,內部的DNA、RNA、蛋白質與氧化分子會外洩,這些保留了細菌「血統特徵」的物質會被免疫系統視為入侵者,引起一連串發炎反應,長期下來可能演變成各種自體免疫疾病。
看更多:超慢跑燃燒脂肪快2倍!能抗老、強心、控糖 啟動關鍵抗老基因
五大風險因素加速粒線體損傷
研究指出,現代人面臨的五大粒線體損傷風險,包括肥胖、超加工食品、缺乏運動、睡眠混亂和環境毒素。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大幅提高了粒線體受損的可能性,進而增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魏士航強調,這些風險因素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需要引起重視。
看更多:免疫細胞餓一下 攻擊能力增強10~30倍!受試癌患都有效 57歲鼻咽癌末腫瘤全消失
減重10%可顯著降低發炎反應
研究也說,體重減少約10%就能有效降低脂肪組織分泌的促炎細胞因子(TNF-α),減輕粒線體的氧化壓力。魏士航表示,適當的體重管理不僅有助於改善代謝健康,更能直接減輕粒線體負擔,降低自體免疫疾病風險。
選擇原型食物取代超加工食品
魏士航建議,民眾選擇新鮮食材並自己下廚,減少攝取香腸、洋芋片、蛋糕、含糖飲料等添加物豐富的食品。天然食物對粒線體更加友善,能有效減輕代謝負擔,降低粒線體受損風險。
規律運動促進粒線體健康
每天30分鐘的快走、有氧運動、瑜伽或肌力訓練,都能有效促進粒線體增生與修復。魏士航強調,運動不必過於激烈,關鍵在於規律性,持續的適度運動能顯著改善粒線體功能。
充足睡眠是粒線體自我修復的關鍵
魏士航指出,在深度睡眠期間,粒線體會啟動自噬(Mitophagy)機制清除受損部分。保持每天7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並建立固定作息,對維護粒線體健康至關重要,因為睡眠不僅是休息,更是免疫調節的重要時段。
減少環境毒素暴露從日常選擇做起
重金屬會抑制粒線體中的電子傳遞鏈複合體,而塑化劑則會干擾粒線體的膜電位。魏士航建議從日常生活中的選擇開始,逐步減少環境毒素的暴露,保護粒線體健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魏士航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