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可吃冰?研究讚媽媽的話!冰水這溫度不錯 溫水養生好

天氣好熱,喝水降溫的速度似乎總不如冰飲來得快,但中醫師常告誡民眾不要吃冰、喝冰水,有什麼根據嗎?研究顯示,吃冰可能造成頭痛、缺鐵性貧血、鼻涕變稠,但冰水並不完全罪惡,微冰涼水則可促進人體熱量消耗,有助於減重,也能幫助維持運動員的耐力。
冰水加重體內濕氣、影響消化與免疫
吃冰不好嗎?尤其是年輕女性,長輩常告誡飲食要忌冰冷,但很少人解釋為什麼吃冰喝冷水會影響健康。秀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邱伯恩表示,傳統醫學認為冰水屬於「寒邪」,會阻礙脾胃運作,降低氣的流動能力,增加體內濕氣積聚,進而影響整體消化與免疫系統,而脾胃負責食物運化與氣血生化,冰冷飲食首當其衝就是腸胃功能紊亂。
看更多:愛吃冰會傷卵巢嗎?她19歲就得卵巢癌 醫揭危險因子真相
愛吃冰的女性有20%、男性有3%缺鐵
邱伯恩舉例一種「食冰癖」(Pagophagia)的極端案例,他們無冰不歡,飲食上會強迫性喝冷飲、吃冰,但這類有食冰習慣的族群當中,有20%的女性和3%的男性同時患有缺鐵性貧血。
冰是水的結晶物,其中不含鐵,為什麼愛吃冰與缺鐵性貧血有關?邱伯恩指出,缺鐵性貧血和食冰癖之間的確切關聯尚未完全清楚,但從中醫的觀點來看,紅血球需要鐵才能有效輸送氧氣到全身,而冰水卻會阻滯腸胃運化與氣血生化,因此習慣吃冰的人較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喝冰水後頭痛、鼻涕濃、胃不蠕動了
「食冰癖」的案例太極端,但不少現代醫學研究也支持傳統觀點。邱伯恩舉例1978年美國胸腔科醫師學會發表在《CHEST》雜誌的研究發現,喝冰冷水後鼻涕會變稠並持續半個多小時;2001年的另一項研究則顯示,7.6%的女性在喝了150c.c.冰水後會頭痛。
看更多:咳嗽到底能不能吃冰?牛奶會讓痰更多?醫師列出「咳嗽黑名單」
日本早稻田大學體育科學研究生院2020年研究也發現,飲用60°C水的人平均每3分鐘胃部收縮蠕動約為10次;但飲用2°C的水10分鐘後,胃部收縮次數減少到每3分鐘約6次,明顯減少,以致影響消化功能。
冰水有助減重、提高思考清晰度
但吃冰也不全然是壞事。邱伯恩表示,吃冰能刺激頭部 (和大腦)的血液流動,暫時提高思考清晰度,科學文獻並顯示,冰水攝取在促進代謝、支持減重、提升運動表現及激發警覺性方面具備積極效果。
喝22°C水促進耗能、16°C水維持運動耐力
2003年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的研究發現,喝22°C的水比起喝與體溫37°C相當水溫的水,產生額外30大卡的能量消耗,有助於減重、熱量控制。邱伯恩指出,水對於運動者尤其重要,而《運動科學與醫學雜誌》的研究也指出,喝16°C的涼水可有效控制運動中的核心體溫上升,維持運動員耐力。
看更多:每天喝冰美式?「這種胖」節食沒用!中醫授8食材、6習慣養脾補腎
冰水好處沒咖啡因、有助減重與運動表現
邱伯恩表示,冷水也有助於身體產生腎上腺素,讓人感覺警覺,而且不會產生含咖啡因的飲料帶來的副作用,綜合科學文獻,略微冰冷的飲水對人體好處包括:
- 促進代謝
- 支持減重
- 提升運動表現
- 激發警覺性
冰水、溫水哪個好?室溫以上水溫更養生
到底能不能吃冰、喝冰水?邱伯恩表示,對健康人來說,冰冷水和溫水的選擇並無絕對優劣。如果不是有潛在的營養缺乏、飲食失調或其他疾病,適度喝冰水可以維持身體水分,甚至提高部分運動表現。不過,從傳統醫學角度考量,若想追求更全面的健康,則不妨從今天開始,把冰飲換成室溫或溫水,就好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邱伯恩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