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啪啪響」解密!三種聲音揭示關節問題 這種聲音恐代表軟骨磨損
隨著天氣變化和年齡增長,膝蓋痛、關節僵硬、落枕已成為許多人常見的困擾。其實膝蓋發出的聲音也成為反映關節健康的指標,若聽到像搓頭髮的捻髮聲,可能是軟骨在磨損。對於關節不適、落枕困擾,專家分享強化肌力的動作。中醫也提供了幾種茶飲和按摩方法,幫助緩解關節不適。
膝蓋聲響可分3類,出現捻髮聲恐軟骨磨損
物理治療師陳季揚指出,退化性關節炎分為4級,前3級都有機會透過適當運動維持軟骨厚度。他解釋,膝蓋聲響主要可分為3種來源,第一種如同拗手指發出的啪聲,其實是關節內的氣泡造成,按壓一次後須隔一段時間才會再出現。第二種聲響則是周圍肌肉的肌腱滑過骨頭凸出處,會反覆發出啵啵聲。
陳季揚強調,前述2種聲音對關節並無太大傷害,民眾不須過於擔心。唯獨若膝蓋出現類似搓揉頭髮的捻髮聲,代表軟骨可能正處於磨損狀態,應儘速就醫檢查。
看更多:7旬婦膝蓋軟骨磨光光痛到走不了 換人工膝蓋後做好「這件事」行動自如
練屁股肌群可減輕膝蓋負擔,3動作強化臀大肌
許多人在蹲下時膝蓋會不自主內夾,或走路呈現外八姿勢,這些姿勢不良現象往往跟扁平、臀部肌力不足有關。為緩解膝蓋疼痛,除了訓練股四頭肌,加強臀大肌及臀中肌更能有效分擔膝關節的壓力。想要避免膝蓋負擔要怎麼做?陳季揚建議可透過3個動作強化臀部肌群,透過臀部訓練,不僅可舒緩膝蓋疼痛,也能建立正確的行走姿勢,一舉數得:
- 站姿彈力帶深蹲:進行彈力帶深蹲時,應將膝蓋往外頂,讓髖、膝、踝三關節呈一直線,避免膝蓋內扣或X型腿等錯誤姿勢。
- 單腿硬舉:單腿硬舉則是單腳立於前方,慢慢將身體往前傾,保持5秒後再站起,可明顯感受到屁股肌肉在用力。
- 弓箭步蹲:若前述動作難度不高,不妨挑戰弓箭步蹲。左腳在前、右腳在後做弓箭步時,應將重心放在前腳跟,切忌膝蓋超過腳尖,否則會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天氣變化大、久坐關節痛、起床關節僵硬怎麼辦?中醫3茶飲緩解
近期天氣變化大,尤其是冷、濕的天氣,常讓許多50至80多歲的人膝蓋痠痛難耐,一跛一跛地進入診間求診。但年輕人因肥胖、關節外傷、肌肉惡化等因素,也可能提早發生關節退化。
看更多:閃到腰怎麼辦?專家認證4大安全動作:緩解下背痛、急性腰痛、預防閃到腰
中醫師沈瑞斌表示,若走沒幾步路就膝蓋疼痛,蹲下時還會喀喀作響,可能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徵兆。從中醫角度來看,這是因為風寒濕邪侵襲體內所致,因此可透過茶飲來進行調理,搭配針灸、外敷等治療方式,有助改善症狀。針對茶飲選擇,沈瑞斌推薦「溫散茶」:
溫散茶主要材料及功效
薏苡仁、蒼朮、獨活、牛膝、桂枝和當歸,每種材料各5克。將這些材料沖泡在500c.c.的水中,泡製而成。
這款茶飲的功效主要是祛風、除濕、散寒和通絡。薏苡仁與蒼朮有健脾除濕的效果,獨活和牛膝則能祛風勝濕,桂枝則幫助溫經散寒除濕,雞血藤則有養血活血的功效,整體可幫助改善風寒濕所引起的關節不適。
另外,門診中也常見上班族因久坐不動導致膝痛求診。沈瑞斌表示,原因是久坐會讓膝關節軟骨的正常營養代謝受阻,大量代謝廢物無法及時排出,軟骨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和氧氣,容易引起功能障礙。這時需要加強局部氣血循環,他推薦「桃紅飲」:
桃紅飲主要材料及功效
當歸、川芎各5克,養血活血;桃仁、紅花、威靈仙各5克,活血通絡。將藥材沖泡成500c.c.茶飲飲用,有助改善因久坐引起的膝痛問題。
除了上述的膝蓋痛之外,沈瑞斌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早上易出現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的「晨僵」現象,雖然活動一下就能恢復,但隨著時間惡化,全身更多關節會受到影響。為預防晨僵,他建議可飲用舒筋通絡的「預防晨僵茶」:
預防晨僵茶主要材料及功效
荊芥、絡石藤,疏散風濕;薑黃、牡丹皮,活血化瘀;透骨草、甘草,消炎止痛。
這款預防晨僵茶具有舒筋通絡的功效。它能疏散風濕,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並有效消炎止痛,幫助緩解晨間的僵硬感,改善關節的活動度。
手部痠痛?試試按摩「五虎穴」與「重仙穴」
若手部有麻脹、痠痛、無法完全打開等症狀,沈瑞斌建議可按摩「五虎穴」和「重仙穴」,幫助疏通氣血。五虎穴位於手掌指關節和第一指節中間,將該區域分成六等份,在赤白肉際的交界處可找到五個穴位,用揉的方式按摩。重仙穴位於第一、二掌骨中間交界處,若血液循環不佳或手部過度勞累,按壓會感到痠痛,按摩後手心會稍微發熱,筋膜的痠痛狀況可獲得改善。
頸椎不良姿勢釀落枕,2招找回頸椎正位、1招訓練頸椎核心
現代人經常低頭滑手機,再加上久坐工作,導致落枕或烏龜脖問題層出不窮。陳季揚表示,不管是落枕或上交叉症候群,都可歸因於頸椎姿勢不良,改善關鍵在於找回健康的頸椎曲線,以下方式有助找回頸椎正位:
毛巾助伸展頸椎,有效舒緩落枕不適
落枕發生2至3天後,若症狀仍未改善,不妨利用毛巾輔助伸展。他解釋,先將毛巾披於頸部,讓上緣靠在疼痛處,雙手交叉拉住毛巾,接著將頭部朝反方向轉動,利用毛巾頂住關節,幫助鬆動僵硬的頸椎,過程中應保持無痛,每側重複10至15下,活動度將明顯增加。
看更多:82歲飛躍羚羊紀政不跑了改健走!台灣走透透還走到國外去 起床必做這件事
滾筒伸展,有效拉伸胸椎
可利用泡綿滾筒伸展胸椎,將滾筒置於肋骨中央的胸椎處,雙膝彎曲躺下,屁股則維持於床面上,吸氣時將雙手打開,吐氣時再慢慢回到原位。錯誤動作是在滾筒上滾動身體,如此無法有效拉伸胸椎,應以往後折的概念進行,每次約15下。
四足跪姿訓練,遠離肩頸不適
除了躺姿,陳季揚也推薦採四足跪姿訓練頸椎核心肌群。他說明,於瑜伽墊上跪趴,將下巴往後收、後腦杓朝天花板方向移動,此時正中央的脊椎會感到痠痛,代表核心肌群正在運作。為加強訓練強度,可嘗試伸出單手並維持頸部挺直,或以雙手撐地、臀部往後坐等變化動作,藉以提升頸椎穩定度,遠離肩頸病痛困擾。
◎ 諮詢專家/陳季揚物理治療師.沈瑞斌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