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鼻塞、咳嗽都不會好?緩解妙招曝!止咳、通鼻子、護腸胃
感冒後一直咳嗽、鼻塞怎麼解?明明感冒已經好了,為什麼又會突然又發燒?專家分享止咳、緩解鼻塞的方法,就連腸胃也能一起改善。
3穴位止咳、顧腸胃
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感冒常見的症狀包括咳嗽和腸胃問題。她介紹三個穴道可以改善這些症狀。首先是迎香穴,位於鼻子旁邊,按壓時要往眼睛方向按壓並頂一下再放鬆。第二個是合谷穴,就像廣效抗生素一樣,對脾胃和大腸都有幫助。
中醫認為大腸和肺是相表裡的關係,所以按壓合谷穴可以顧及到肺部。如果右邊鼻塞,就要按左邊合谷穴,因為右邊管左邊的鼻子。有時候按一按,早上起來就會覺得眼睛和鼻子都舒服許多。
吳明珠指出,還有一個真正在調理體質的穴道,叫作定喘穴。定喘穴在中醫來講也可以急救,能夠調理肺氣。尤其是很容易感冒的人,一天至少要按三次。
看更多:不要再丟掉!洋蔥這1處是超強消炎神物 洋蔥、蒜頭最營養吃法學起來
感冒時的睡姿和呼吸技巧
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提到,感冒最怕的是慢性鼻塞。如果不能使用藥物,有幾個步驟可以稍微緩解症狀。首先要保持身體是暖和的狀況,因為鼻子在鼻塞時代表鼻黏膜呈現發炎腫脹,導致鼻道塞住。嚴重鼻中隔彎曲的人,每次感冒單側一定會固定鼻塞。
柳朋馳建議,可以調整睡姿,往右側睡,受重力影響,血流就會往右側。也可以做一些姿勢性的改變,藉由刺激交感神經,讓血管能夠收縮。例如讓頸椎和身體稍微往後仰,刺激交感神經,讓局部血管收縮,就會有一點緩解的效果。
另外一種方法是先憋氣,讓鼻腔裡面二氧化碳濃度稍微上升,再藉由上下點頭的方式,讓局部的循環會好一點,減緩單側的腫脹感。
看更多:感冒奪命!81歲大力水手大叔病逝 高血壓變正常是心衰預兆醫曝感冒5併發症地雷
感冒反覆發作的原因與飲食調理
吳明珠指出,換季時節,呼吸道常常會有反覆感染的狀況。古代醫家發現了一個名詞叫「勞復」、「食復」,意思是因為勞動增加,導致病情反覆變化。例如稍微好一點就要忙碌工作,或是大量進食,都會讓病情再度惡化。勞動會導致氣虛,尤其是年紀大或年紀小的人,都容易虛不受補。所以不能亂補,最好是補肺氣,讓腸胃可以持續變化,也能舒緩不適。
吳明珠推薦飲用六味藥,包括桑葉1.5錢、白朮1.5錢、生山楂1.5錢、太子參3錢、麥門冬3錢、黃耆3錢。太子參又叫小兒參,小朋友和老人家吃的時候不會太補。有些人覺得自己太虛,想要補高麗參,但補了以後會發現身體的餘火、餘熱會燥起來,導致上火發燒。
山楂可以行氣化瘀、消食積,麥門冬可以潤肺,白朮能健脾祛濕、調腸道。將這六味藥材迅速用水洗乾淨,放在800毫升熱水中泡一下,放溫後當水喝會更好。不過千萬不要感冒稍微好一點就猛喝,以免病情再次反覆發生。
看更多:變天就腹瀉、便祕?醫解密為何腸胃像氣象台 飲食3元素穩定腸道機能
◎ 諮詢專家/柳朋馳醫師.吳明珠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