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成病變還誤認成氣喘!「這些症狀和習慣」別輕忽
有的人胃食道逆流誤以為是氣喘,有胃癌患者誤以為自己只是胃食道逆流,上消化道疾病的症狀易令人輕忽,胃腸肝膽科醫師陳博煥、家醫科醫師郭威廷日前在《健康2.0》節目中介紹大家應該警覺的胃部疾病症狀,營養師廖欣儀推薦有益保護胃部的食材。
胃食道逆流 可能演變成癌前病變
一名退休老師喉嚨長期有異物感,夜裡睡覺時呼吸急促,有時有胃液逆流,長期使用治療氣喘的藥物卻不見效,家醫科醫師郭威廷詳細問診後建議她照胃鏡,才發現她不只有胃食道逆流和幽門螺旋桿菌,而且食道有「鮭魚斑」,正是食道癌癌前病變的表徵「巴瑞特氏食道」,所幸治療後喉嚨的異物感、聲音沙啞、痰多、咳嗽的毛病都痊癒。
看更多:喉嚨感覺長了東西 掛了好幾科都治不好 醫揭根本掛錯科!壓力造成錯覺
郭威廷提醒,食道癌達到第三期以上才會有明顯症狀,如果喉嚨的異物感同時出現在喉嚨兩側、位置會變動,就不用擔心;萬一異物感只出現在固定的同一側,還有咳嗽、痰多、聲音沙啞的症狀,應該及早就醫,請醫師評估診斷。
食道神經遲鈍 燙傷恐不自知
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博煥指出,國際研究發現,喝熱飲、熱湯超過65℃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有些人喝熱湯、熱飲的溫度過高卻不覺得燙,嚥下後燙傷黏膜,其實食道早就被燙傷,尤其像吃麻辣鍋,食物被辣油包裹,吃下去時真正的溫度比感受到的更高卻不自知;消化道反覆燙傷和結痂會出現癌變。
法國2022年曾有一項針對800多名食道癌患者的飲食習慣所做的調查研究發現,喝東西溫度非常高、喝得很快、消化道常被燙傷,整體而言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會增加4.6倍。
看更多:女星食道癌「切24cm食道」暴瘦!食道癌危險因子曝 這些東西少碰為妙
吃燙口的食物容易讓口腔黏膜破皮、舌頭會麻,都是被燙傷的症狀,這時要讓傷口降溫,含冰塊溫度太低,郭威廷建議含一口冰水,再塗抹口內藥膏,2、3天內還要避免吃油炸、辛辣、太燙的食物,如果狀況沒有改善或越來越痛,應該盡快到耳鼻喉科或家醫科治療。
藥物沒吞下肚恐傷喉嚨
另一種可能傷害食道的狀況是藥物停留在食道黏膜,可能造成食道被侵蝕。郭威廷提醒,膠囊型態的藥物必須配合胃酸分解後透過腸胃吸收在發揮藥效,如果把膠囊打開、吞下裡面的藥粉,藥粉可能卡在食道黏膜無法順利到達該去的地方,所以最好還是整顆配水吞服。
營養師廖欣儀在照顧長輩時曾發現,有的老人家吞藥粉時仰頭吞藥,造成藥粉浮在水面上,沒有隨著水吞下肚,黏在喉嚨,建議吃藥喝水時不要仰頭,應該把頭略微往前傾,就像平時吃東西吞嚥時的姿勢即可。
看更多:股災震撼讓你「胃食道逆流」頻犯?中醫教你3穴位緩解胃酸逆流、打嗝
3食材護胃、抗氧化
廖欣儀還在節目中分享有助保護胃部的食物與營養素:
洋蔥:含抗氧化的槲皮素,可以提供抗氧化的能力。
山藥:山藥的黏液可以保護胃壁和食道壁,在胃部的酸性環境下仍可發揮保護膜的功能。建議避免高溫烹煮,才能保留黏液的功能。
彩椒:具高含量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能力,幫助降低身體的發炎反應、維持好的腸胃道環境。
◎ 諮詢專家/陳博煥醫師.郭威廷醫師.廖欣儀營養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