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上班族壓力大 腸胃、中風、癌症風險升!紓壓1運動必學

許寶仁 報導 2025/06/20 1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現代社會步調快,職場壓力日益增加,根據統計,壓力造成上班族健康問題主要在腸胃道,包括腹瀉、便祕、消化不良等;另外,壓力還可能誘發腦中風與免疫異常,增加癌症風險,《健康2.0》邀請專家談「職場壓力偷走健康」的警訊與自救之道。

 

免疫系統尋找壓力出口 腸胃道首當其衝

家醫科醫師王建宇指出,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尋找「出口」,而腸胃往往首當其衝。他說明,長期壓力可能使腸道免疫系統受到攻擊,造成黏膜受損,形成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和潰瘍性大腸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頭痛眩暈小心過勞!加班超過這時數恐過勞 5大警訊必知

 

此外,許多人面對壓力時,容易有腸躁症、胃食道逆流、胃痙攣等症狀,除了腹痛,還可能時常腹瀉或便祕,影響生活品質,這些壓力反應不分性別都可能發生。

 

暴飲暴食、熬夜追劇紓壓 導致肥胖壓力更大

面對職場壓力,王建宇建議民眾要學習正確的紓壓方法。他指出,不少人靠暴飲暴食、熬夜追劇等方式紓壓,結果可能導致肥胖,形成健康上更大的壓力,或加重胃食道逆流或胃痙攣症狀。

 

12字箴言紓壓減壓 提升健康與人際關係

面對高壓情況,王建宇有12字箴言與大家分享「紓壓、減壓、抗壓,放手、放下、放生」12字訣的日常心法。他提醒,長期處於壓力下不僅影響自己,也會波及周遭的同事和家人,他建議民眾適度紓壓,不但緩解情緒傷害身體的惡性循環,也有助於家人或職場人際關係。

 

工作壓力導致情緒劇烈波動 升高中風風險

研究顯示,工時過長、過勞可能升高心血管壓力;而工作壓力造成的情緒波動,也可能升高中風的風險。神經外科醫師顏君霖舉例,曾有一位50歲的公司主管,長期面對上司和下屬的雙重壓力,加上高血壓未控制,在一次失誤被責罵後情緒激動昏倒,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情緒劇烈波動刺激交感神經 中風風險升

顏君霖指出,情緒的突然變化會使交感神經上升,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增加缺血或出血的風險。統計顯示,情緒波動後的2小時內,中風風險提高3倍,心臟疾病風險更是4.7倍之高。他建議,上班族在與主管開完會後的2小時內,要特別留意健康變化。

 

心理壓力恐促進癌細胞生長

此外,顏君霖舉2025年最新發表的一項動物實驗發現,心理壓力會抑制RNA(核糖核酸)的調控因子,進而刺激癌細胞召喚神經細胞,促進癌細胞生長。雖然目前只是動物實驗,但研究顯示,慢性、高度壓力可能影響癌症控制;過去相關性研究也發現,心理壓力與乳癌、攝護腺癌有顯著相關。

 

中藥茶飲「解憂茶」清心潤肺除煩躁

面對高壓的職場環境,中醫師沈瑞斌表示,中醫認為,過度的情緒反應會影響氣機,進而影響五臟六腑,包括怒傷肝、喜傷心、思慮過多傷脾、憂鬱和悲傷傷肺、驚恐則傷腎。他推薦一道中藥茶飲「解憂茶」,主要從心和肺著手,紓壓解憂。

 

沈瑞斌介紹「解憂茶」的材料包括麥門冬1錢、黨參2錢、百合1錢、烏梅1顆、甘草1錢。

  • 麥門冬:可清心潤肺、瀉熱除煩,對心血管和免疫系統有幫助。
  • 黨參:有健脾、養血、生津、安神的作用。
  • 百合:有清心、寧神的效用。
  • 烏梅:有解除煩躁的作用,一杯茶只需要放一顆烏梅即可。
  • 甘草:具有抗發炎、抗菌、抗氧化等功效,有助於緩解壓力和憂鬱。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沈瑞斌表示,麥門冬是這道「解憂茶」裡的主角,麥門冬性甘微寒,有助滋陰潤燥,清除內火,常見於治療失眠、焦躁與乾咳等症。搭配其他中藥材,能潤肺、清熱、除煩,達到身心同步放鬆效果,對於緩解高壓生活下的慢性焦慮也有幫助。

 

自我覺察情緒壓力 身心雙管齊下最有效

職場壓力可能造成睡眠品質下降、消化不良、頻繁頭痛等症狀,專家建議,上班族應建立定期檢查,並覺察自我情緒,除調整生活步調,也可透過運動、冥想或茶飲作為輔助方式。若有明顯身心症狀,應及早就醫,由專業醫療團隊協助改善。

看更多:工作壓力大會讓身體慢性發炎、增罹癌風險!3招紓壓、抗發炎

 

運動紓壓第1名!拳擊運動高壓族必學

此外,運動也是紓壓良好的方式!體適能教練陳少偉指出,尤其拳擊的紓壓效果第1名,是高壓族必學紓壓運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陳少偉建議,如果是沒有拳擊運動經驗的初學者,可先練習「隔空抓球」,作法是左腳在前、右腳在後,以髖關節為軸心轉動身體,一手拋球、另一手接球。

 

 

如果是進行拳擊運動,則可戴上拳套或拳靶,與同伴對打練習「核心拳擊」。陳少偉提醒,戴拳套時要將大拇指放進套內,打擊時要握緊拳頭,以免手腕受力可能受傷。即使沒有學過拳擊,也可以在家徒手練習,透過打擊宣洩壓力的效果相當好。

 

 

專家建議,上班族、高壓過勞者學習正確紓壓方法,可同時改善睡眠及身心健康,防止壓力誘發的腸胃、心血管等疾病。民眾也可上《健康2.0》官網搜尋「過勞減壓友善職場」,學習更多關於職場減壓的方法。

看更多:上班族紓壓法寶!必學藏傳太極、無腦殭屍操 快速放鬆身心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王建宇醫師.顏君霖醫師.沈瑞斌中醫師.陳少偉教練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