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腳麻、腰痛、站不起 花100萬手術!不是肌肉退化 椎管狹窄怎麼治?

資深諧星白雲2023年8月在家中不慎跌倒,導致頸椎椎間盤突出,合併雙側神經孔狹窄,花了85萬元緊急開刀,置換3個人工椎間盤,當時他還曾上節目談論受傷過程,消息傳出嚇壞身邊親友。
白雲右腳麻、站不起來 2年內花百萬手術
不料今年3月,白雲覺得右小腿到腳趾頭發麻、站不起來,他擔心是舊疾復發,就醫檢查後發現是腰椎退化,周邊骨刺增生導致「椎管狹窄」壓迫到坐骨神經,因此讓他疼痛不堪,直到安排腰椎「椎間盤減壓手術」後才得以緩解。
看更多:OL腰痠背痛、膝蓋痛竟是臀肌出問題!醫授3運動 坐著也能救腰膝
動完手術不到2個月,白雲就出席節目分享手術過程,他不改詼諧本性自曝:「我只有半身麻醉,一邊手術一邊跟醫生聊天,還可以點歌來聽!」表示手術過程相當順利。白雲透露,他2年內分別動了頸椎和腰椎手術,醫療總花費破百萬,高額數字讓在場所有人都相當吃驚。
走沒兩步就要坐下休息 小心「椎管狹窄症」上身
員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方鵬翔醫師表示,50歲以上人士如果時常走個2、3公尺就覺覺腰痠背痛、雙腳無力、腳麻,或是越走腳越脹、越沉重,必須找個地方坐一下。不一定是肌肉退化所造成,要注意可能是「椎管狹窄症」在作怪。
方鵬翔說明,脊椎狹窄症就是脊椎管變窄,最常見的原因是年紀增長,或關節變化、損傷或手術造成。他指出,脊椎管變窄就好比水管賭塞,脊椎內的神經就會被壓迫造成發炎,使背部或小腿出現疼痛感,走路或站立時會更明顯。
看更多:她脊椎退化側彎痛到走不動!AI導航助攻顯微手術 骨質疏鬆也能做
腰椎「椎管狹窄症」症狀:走不遠、腳麻、常抽筋、沒感覺
脊椎骨從上到下,依次是頸椎、胸椎和腰椎,發生椎管狹窄的部位最常見是腰椎,其次是頸椎,胸椎管狹窄最少見,但後果非常嚴重。椎管狹窄症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在慢慢壓迫後才逐漸產生疼痛。方鵬翔指出,椎管狹窄症最常見症狀為:
- 走不遠
- 腳麻
- 時常抽筋
- 腳感覺遲鈍
其中,「走不遠」、「走一走需要休息」是最典型症狀。方鵬翔指出,如果是急性、突然產生的壓迫症狀,要注意是否有外傷、脊椎腫瘤或先天發育不全問題。
看更多:想告別腰痛、矯正骨盆?3運動強化脊椎肌群 2招放鬆腰椎
椎管狹窄症可能併發症:腳萎縮、肌肉無力、大小便失禁
方鵬翔表示,椎管狹窄症若延誤治療,可能造成惡化並出現:
- 腳(足部)萎縮
- 肌肉無力
- 大小便無力
- 大小便失禁(無法恢復)
治療椎管狹窄症:藥物注射、復健、高頻療法、減壓手術
至於椎管狹窄症如何治療?方鵬翔指出,椎管狹窄症治療首先要區分是血管性或神經性。
- 血管性椎管狹窄症:無法走上坡路。
- 神經性椎管狹窄症:無法走久、走遠。
椎管狹窄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注射、復健、高頻療法,但若經過以上治療後狀況仍未改善,則建議執行「減壓手術」。依患者壓迫情形,減壓手術可分成局部、微創、內視鏡、大面積減壓手術等。
看更多:腰腿痠痛忍痛十年!70歲阿公痛到無法如廁才就醫 靠這治療隔天就能下床
椎管狹窄症高風險群
方鵬翔指出,椎管狹窄症高風險群包括:
- 50歲以上
- 脊椎曾受傷
- 脊椎滑脫
- 脊椎炎
- 軟骨發育不全侏儒症
- 骨性關節炎
如果符合以上情形,建議多留意是否出現椎管狹窄症狀,並視情況就醫。
毛巾操舒展筋骨、緩和運動幫助術後復原
節目中,骨科主治醫師吳孟晃也提醒民眾,若有腳麻腳痛、突然沒力,或是走路無法超過10分鐘等症狀反覆發生,都要當心是否為「椎管狹窄症」,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現場吳孟晃也為白雲檢測術後復原狀況,看得出白雲右邊腿部還有明顯疼痛反應,需要時間復原,醫師建議他,可在家中多做毛巾操舒展筋骨、緩和運動,幫助傷口快速復原。
看更多:健身後全身痛到哀哀叫!醫師教你4招避免運動傷害 讓健身更安全有效
◎ 圖片來源/翻攝自臉書「白雲 天空的家」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吳孟晃醫師.方鵬翔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