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骨質疏鬆、心血管拉警報?熟齡女性必懂的保命飲食

邁入更年期後,許多女性面臨熱潮紅、盜汗、失眠、骨質流失、心血管風險上升等挑戰。這不只是「變老」的過程,而是身體正在適應雌激素減少的轉變。永越健康管理中心營養師王佩琪強調,熟齡女性面對的健康議題,早預防、懂得吃,比吃藥來得更溫和也更持久。
熟齡女性三大健康危機,從飲食先守住防線
王佩琪說明,隨著雌激素減少,女性將面臨以下關鍵健康風險:
- 骨質疏鬆:骨質流失加速,骨折風險大幅提升。
- 心血管疾病:血脂代謝變差,血管彈性下降。
- 代謝變慢、睡眠障礙:易肥胖、失眠、情緒波動明顯。
看更多:預防骨質疏鬆!3種人還沒骨折也可用骨鬆藥 13萬人受惠
骨質疏鬆預防攻略:鈣與維生素D不能少
女性更年期後,骨質流失速度驟增。這些問題背後,與日常飲食結構有著密切關聯。王佩琪指出,根據研究建議,每日800 IU維生素D + 1200毫克鈣,才能有效降低骨折風險。單獨補鈣或維生素D效果有限,兩者需搭配攝取。建議攝取以下食物來源:
- 鈣:牛奶、起司、小魚乾、芥藍菜。
- 維生素D:魚肝油、鮭魚、鯖魚、紫外線處理過的菇類。
- 曬太陽:每天10~15分鐘自然合成維生素D。
心血管風險上升?這樣吃最安心
雌激素減少後,血管內皮功能與脂質代謝會變差。王佩琪建議熟齡女性調整飲食:
- 蛋白質來源:魚、雞肉、海鮮、植物性蛋白。
- 油脂:選擇植物油、堅果,避免動物性飽和脂肪。
- 碳水化合物:至少1/3為全穀雜糧(糙米、燕麥、地瓜等)。
- 每日五蔬果:補充膳食纖維與抗氧化成分。
- 乳製品適量:穩定血脂、補鈣。
這樣的飲食能降低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心血管風險。
熱潮紅、盜汗、失眠?王佩琪營養師教你從飲食緩解更年期困擾
面對更年期常見的熱潮紅、盜汗問題,王佩琪指出,這些症狀與體內雌激素波動密切相關,透過飲食調整能有效緩解。她建議,平時可適量攝取含有植物雌激素的食物,例如大豆(含大豆異黃酮)、亞麻仁籽(富含木酚素)、以及各類芽菜(含香豆雌酚),有助於模擬體內雌激素作用,緩和不適。
除了直接補充植物性營養,維持腸道菌叢健康同樣重要。王佩琪說,膳食纖維與益生菌的攝取能讓體內雌激素被再次活化、有效利用,進一步穩定荷爾蒙狀態。她也提醒,部分食物會讓症狀惡化,像是咖啡因、酒精、甜食與辛辣等刺激性飲食,都可能加重熱潮紅與盜汗發作,建議盡量減少。
針對許多熟齡女性困擾的失眠問題,王佩琪則建議,選擇富含褪黑激素與色胺酸的天然食物來輔助睡眠,例如櫻桃、堅果、蛋類、魚類,都是不錯的選擇。牛奶、乳酪、黃豆、雞蛋與雞肉等食材則富含色胺酸,能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與褪黑激素,讓睡眠品質更加穩定。
看更多:黑芝麻粉怎麼吃?可以天天吃?黑芝麻粉功效與禁忌一次看
營養師提醒:與其迷信「抗老神食」,不如回頭看你的日常
王佩琪指出,熟齡女性面對身體變化時,最常見的迷思就是「吃某一樣東西就能解決問題」。但事實上,身體的調適從來不是靠單一食材就能逆轉,無論是大豆異黃酮、鈣片、還是所謂的抗老超級食物,效果都得放在整體飲食與生活習慣中來看待。
她強調,比起追求話題性食材,更重要的是日常飲食的穩定與均衡,搭配規律作息、適當運動與壓力管理,才能真正幫助身體順利走過熟齡變化,減緩不適、降低慢性病風險。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永越健康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