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補鈣!骨鬆竟與這種維生素有關 防骨鬆這樣吃最有效

骨質疏鬆症好發年齡層50歲以上,尤其停經後婦女,以及60歲以上男性為主。有研究顯示,隨著維生素K攝取量愈高,骨折風險則愈低,因此骨質疏鬆症患者要注意維生素K的攝取。
維生素K也需要補充
營養師廖欣儀指出,維生素K可促使鈣沉積在骨骼中,減少鈣流失,通常維生素K1可從深綠色蔬菜中獲得,例如:花椰菜、菠菜、地瓜葉等,而維生素K2則是通過肉類、乳製品或發酵食品獲得。健康的人體腸道菌也會幫助製造維生素K2,因此保持腸道健康也是獲得維生素K的方法之一。
看更多:年過50怕骨鬆?黃少祺日常養生法養出好體態 專家:運動這樣搭能穩骨本又防跌
聰明補鈣這樣吃
如果有腸道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祕等問題,也會影響腸道的好菌生長。因此,腸道有問題者需要特別注意。如何從飲食中增加天然鈣質攝取?廖欣儀建議,正確選擇動物性和植物性鈣質食物。
動物性鈣質食物
植物性食物中含有植酸和纖維,可能影響鈣質的吸收率,因此動物性食品中的鈣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例如:鮮奶、優酪乳、優格、起司、吻仔魚、小魚乾、帶骨魚類、乾蝦米以及牡蠣等,都含有豐富的鈣質。
若因乳糖不耐症不能喝鮮奶,可以改喝無乳糖奶粉、優酪乳、優格或吃起司補充鈣質。平時可於煮濃湯或咖哩時,加入奶粉或鮮奶取代奶油,利用優格製作生菜沙拉醬來取代美乃滋,吃義大利麵時適時撒上起司絲等,都是增加鈣質的好辦法。
植物性高鈣食物
如豆腐、豆干等也含有較高的鈣質。此外,黃豆也富含異黃酮素,其結構類似於女性荷爾蒙。更年期後的婦女若適量攝取異黃酮素,可以預防骨鈣流失。例如,每日喝一杯豆漿,每餐吃一份豆製品即可增加鈣質攝取。
其他高鈣的植物性食物,如綠葉蔬菜、黑芝麻、海帶、髮菜等,也含有鈣質。例如,黑芝麻可以應用在料理中,在白飯上灑點黑芝麻,沖泡奶粉時加2匙芝麻粉,烤魚片上撒黑芝麻等,都是增加鈣質攝取的小技巧。
看更多:豆漿這樣喝更適合女性!陳月卿大推這杯 抗癌、抗老又補鈣
全素食者多吃原型豆製品
特別提醒,根據英國研究指出,女性素食者相較葷食者,髖部骨折風險高出33%,推測可能因植物性食物鈣質來源有限,含量也比較低,因此容易鈣攝取不足。
如果是全素食者,更要選擇適當的補鈣食物,例如:傳統豆腐、黃豆、毛豆等,原型豆製品鈣含量會較素食加工品多,且要維持運動並曬太陽獲取維生素D,減少鈣質不足的危機。
◎ 本文摘自/《吃出不老體質:逆齡飲食建議 × 超值14天抗老菜單 × 變年輕的健康實踐》營養師廖欣儀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